無憂保早報:無憂保不僅是優(yōu)質社保繳納平臺,還要做個體社保利益的捍衛(wèi)者,根植用戶,服務用戶,關注國家政策,解讀地方信息,實時跟進,解決個體社保繳納和享受社會保障遇到的各個疑難問題。
壽險分為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無論是購買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都要明確產品的條款要求,對于選擇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做科學的決定。下面是購買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一些注意事項,投保人需要詳細了解。
1、壽險首選定期無返還
壽險品種繁多,從時間長短來看可分為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從保費是否返還可分為純消費類壽險和帶儲蓄性質的返還型壽險;從保額可變上可分為傳統的定額保險和諸如萬能險、投連險這樣的變額壽險。雖然品種繁多,但是定期純消費類的壽險依然是投保者的首選。之所以首選定期純消費類保險,歸根到底是為了以盡量少的保費支出獲得盡可能高的保額保障,以提高一款壽險在保障方面的性價比。
終身壽險由于必須針對"人必然死亡"這個局限條件提供賠付,所以保額、保費比往往較低,而且從財務規(guī)劃角度來看,年輕時收入往往大于支出,現金流為正,所以必須依靠壽險來防范死亡帶來的現金流風險,而年老退休后收入一般小于支出,防范現金流風險的意義較小。
此外,純消費型保險因為不具有儲蓄的特征,因此在相同保費的前提下可以比儲蓄型壽險提供數倍乃至十數倍的保額,從而在投保者可用于投保保費有限的前提下提供盡量多的保障。
2、投保人不同的生命周期、家庭結構、不同的收支情況等是投保人進行選擇購買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產品需要綜合考慮的關鍵因素。
比如剛走出大學校門踏入社會的年輕人,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應考慮的主要保障是對父母的贍養(yǎng)責任,以及自身的意外風險控制。由于此階段的年輕人收入不高且不穩(wěn)定,在選擇保險產品時,首先需要考慮保障高、保費低的產品,在保障充足的情況下才去考慮其他投資類的產品,此階段的年輕人可以購買定期壽險+意外險的保險組合。以某保險公司的產品為例,30年期,保額為30萬的定期壽險+保額為20萬元的人身綜合意外險的保險組合是這類客戶群體比較合適的選擇。年繳保費不超過2500元,相當于每個月保費支出200元左右,對剛走出校門的年輕打工一族是個不錯的明智選擇,不會帶來經濟上的負擔。
3、購買定期壽險產品需要注意可續(xù)保和可轉換條款。
隨著保險需求和經濟收入狀況的改變,只提供基本風險保障的定期壽險無法滿足投保人更高的保障需求,因此保險公司為投保人設計了“可續(xù)?!焙汀翱赊D換”兩個條款??衫m(xù)保條款是指投保人在保險期滿時不需要體檢,但投保人續(xù)保時的年齡與續(xù)保次數不能超出保險公司的規(guī)定;可轉換條款是指投保人可以將定期壽險轉換成終身壽險或兩全保險以滿足更大的風險保障,而且在行使轉換權時投保人不必提供被保險人的可保證明。
4、正確選擇保險額度和保險期限
選擇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時候,投保人還會遇到兩大難題:保額該定多少?繳費期限選多久才好?對于保額的設定,有一種比較粗糙的但挺實用的公式,那就是“雙十”原則,也就是說可以用年收入的10%來購買保險,而保額應該是年收入的10倍以上。在實踐中,個人還應根據家庭情況做衡量和調整。比如有家庭貸款的人,可以將保額適當調整,涵蓋貸款余額及幾年的生活花銷;子女尚年幼者,可以考慮到教育金的問題,盡量給另一半減少壓力。當然,任何保險規(guī)劃的制定都以繳費能力為前提,就如前面所言,如果終身壽險的保費對你是筆不小的開支,而你又想獲得一定身故保障,建議選擇消費型產品,就當“花錢保平安”嘛。
在繳費期限的選擇上,往往與投保人的經濟實力有很大的關系。目前終身壽險的繳費形式一般有躉繳,短期繳費如3、5年期,以及長期繳費如10、20、30年期。
對收入不穩(wěn)定的人來說,可以考慮躉繳或短期繳費,在短時間內完成長期保障,以免后顧之憂。而對收入穩(wěn)定的人來說,可以選擇長期繳費,選擇分期繳費的話,保障功能更可以凸顯,比如在投保三五年之后被保險人就發(fā)生身故的,受益人同樣可以得到相應的保險金,而實際付出的保費卻只有約定的幾分之一。
另一方面,如果分期繳費者已經繳完了所有期數的保費,雖然看上去比一次性支付保費的人要“多出了不少錢”,但實際并非如此。比如,躉繳40,000元保費的一份保單,如果分30年期繳則需要每期3,000元保費相比,后者看起來要比前者多投入5萬元。但考慮到隨著通脹等因素影響,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因素,也就是說30年后的10,000元也許只能等于今天的1,000元,最終計算下來,很難說躉繳和分期繳費哪個更劃算。而且從保險精算的角度講,保險公司也不會提供說優(yōu)劣相差很大的繳付方式。
5、不管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產品都具有避稅、避債的功能,根據《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人壽保險不屬于債務的追償范圍,資金帳戶不受債務糾紛困擾。
6、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保障范圍有限應該作為主險。
投保時應該增加意外、重疾及醫(yī)療類等附加險。正確購買保險一般應按下面的順序:壽險(含意外險)→健康險(含重大疾病、醫(yī)療險)→教育險→養(yǎng)老險→分紅險等。
7、死亡之外全殘不可忽略
傳統的壽險,均屬保死不保生。但對投保人而言,死亡導致收入帶來的正現金流喪失固然可怕,但是因為高度殘疾導致失去勞動能力從而帶來的長期負現金流(仍需開支但無收入)其實更為可怕。正因此,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在它們的壽險產品中增加了對于"全殘"的保障,而投保者最好也是選擇全殘和死亡均有保障的壽險。
無憂保注冊用戶數突破100萬,成為個體社保在線繳納領域體量最大、功能最全、覆蓋最廣的平臺,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同時也奠定了無憂保中國個體在線社保第一品牌的行業(yè)地位。了解詳情請咨詢: 400111890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