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是全國首創(chuàng)的個體社保微信自助繳納平臺,未來十年無憂保堅定服務個體社保繳納的戰(zhàn)略思想絕不動搖,并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打造個體社保領域的第一服務者和行業(yè)領導者。
財經3月7日消息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信用建設,引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熱烈討論。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建議向市場化征信機構開放數據。
傳統征信,主要以金融借貸數據作為征信評價的依據,數據來源是全國各商業(yè)銀行報送的信貸信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藍領、農民等群體由于缺少借貸記錄,沒有征信評價,在信用卡申請,貸款等方面無法享受信用帶來的便利。
FICO中國區(qū)總裁陳建曾表示在中國,約存在8億的潛在消費信貸用戶。但是,在這8億人當中,只有3億有征信數據,沒有征信記錄的人數多達5億。賀強認為這種狀況,是無法滿足互聯網金融這種普惠金融發(fā)展需要的。
互聯網+信用,可以通過綜合支付、購物、學歷、社交、公益、社保、公共事業(yè)服務等方方面面的數據,對缺乏信貸數據的人群做出信用評價。陳建認為,對中國市場來說,大數據云評分是中國普惠金融的必然之路。
2015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印發(fā)《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yè)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芝麻信用、考拉征信等8家機構揭幕中國個人征信市場化進程。芝麻分、考拉分、華道征信豬豬分等信用評分紛紛推出,免押金住酒店、免押金租車、免押金租房,先診療后付費等,開始讓沒有信貸記錄的藍領等也能享受信用的便利。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發(fā)布《征信系統對中國經濟和社會影響研究》報告中披露,中國的企業(yè)和個人信息,散見于各職能部門,沒有互聯互通。數據孤島客觀存在,數據資源獲取不易,對于市場化征信機構快速推進信用普惠,促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
賀強委員建議政府向市場化征信機構開放公積金、社保、低保、婚姻狀況、水電煤、交通違章罰款逾期等居民信息,盤活政府數據。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更好的開展征信服務,讓沒有信貸記錄的人也能得到客觀的信用評價,及時地對有信用的人提供各項互聯網金融業(yè)務服務。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