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是全國首創(chuàng)的個體社保微信自助繳納平臺,未來十年無憂保堅定服務個體社保繳納的戰(zhàn)略思想絕不動搖,并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打造個體社保領域的第一服務者和行業(yè)領導者。
北京11月26日消息(曾衛(wèi))據《天下財經》報道,樓市去庫存,近段時間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受到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樓市庫存越積越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商品房庫存短短一年內猛增超過一億平米,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不久前,中央對去庫存的表態(tài),在房地產市場釋放出強烈的政策信號。還有5周時間,2015年就要過去了,城鎮(zhèn)化和戶籍改革能否助力樓市精準調控?時隔37年,城市工作會議會不會再次召開?
對于中國樓市的庫存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一直存在著統(tǒng)計口徑上的爭議。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我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億8632萬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2122萬平方米,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跟去年同期的5億8239萬平方米相比,一年內增加了1億多平方米,增幅將近18%。
不過,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只是竣工后未售出的現房面積,還不包括大量在建未竣工及未開工的潛在庫存。此外,還有各地的小產權房,以及一些沒有納入統(tǒng)計口徑的住宅項目,甚至不排除還有部分應報未報的庫存量。
有觀點認為,待售庫存加上已批未建庫存、在建未售庫存,這“三大塊”待消化庫存加起來規(guī)模大約為140.9億平方米,要10年以上才能消化完畢。
除了總量巨大之外,樓市庫存還存在著分化明顯的特點。一二三線城市的去化壓力明顯不同,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數據顯示,10月份,35個典型城市一二三線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為10.0、12.2和18.9。這也就是說,三線城市平均要18.9個月才能消化庫存,成為當前全國樓市庫存的“重災區(qū)”。
“去庫存之戰(zhàn)” 需要政策強力支持
面對庫存壓頂,全國樓市從2014年就打響了“去庫存之戰(zhàn)”。今年以來,央行多次降息、330新政、930新政等利好消息更是接連出擊,各個地方政府也采取了公積金政策調整、二套房首付放寬等刺激性措施。但從數據反映的情況來看,全國樓市整體去庫存效果不明顯。這在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看來,主要是三四線城市供需矛盾突出,全國樓市去庫存將是一場“持久戰(zhàn)”。
楊紅旭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過去三四年積累的庫存,光靠過去一年的政策還很難去化,尤其是三四線城市。
楊紅旭建議,打好這一場“持久戰(zhàn)”的關鍵,還是需要政策不斷加碼?!鞍ㄐ刨J、財稅和貨幣政策,個人房貸還需要進一步寬松,另外的話財稅制度還需要有一些制度等等?!?/p>
楊紅旭所提出的各類調控政策,主要著眼于樓市需求側的調整。近段時間以來,供給側改革成為熱詞,房地產領域是否適用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呢?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說,長期以來,很多地區(qū)一直依賴土地財政,樓市粗放式發(fā)展痕跡明顯,在去庫存壓力不斷加大的當下,樓市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張大偉認為,部分地方政府還是繼續(xù)依賴房地產,所以必然在去庫存的同時增加了庫存,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所以要減少供給。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決策層也在多個場合提及房地產高庫存。就在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10月庫存數據的前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著重提出了化解房地產庫存的問題。這也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對于房地產去庫存的表態(tài)。中央對于去庫存的強調,在房地產市場釋放出強烈的政策信號。
另一件值得期待的大事,就是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會不會在年內召開?如果召開,這將是國家時隔37年之后,再次召開中央層面的城市工作會議。楊紅旭認為,關于城鎮(zhèn)化和戶籍改革等政策的討論,對于樓市去庫存都是重大利好。
楊紅旭說,住房應該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估計會有一些圍繞著城鎮(zhèn)化和戶籍制度改革、住房改革方面的內容。
而從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作用來看,1至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78801億元,同比僅名義增長2.0%,增速比1至9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張大偉對此表示,拉動冰封的樓市投資同樣需要高層政策的解凍。
張大偉:“我們看到的樓市表現,比較樂觀的也就是一二線城市,這對于目前的經濟增長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現在房地產投資已經接近正負零點,所以后續(xù)房地產還是需要一些寬松的政策?!?/p>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