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住房公積金早報:無憂保隸屬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業(yè)界權威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為個體用戶提供專業(yè)的社保和公積金在線繳納服務,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央行4月5日)
對于央行的這一舉動,市場的解讀說法不一,有的認為難抑制目前的通貨膨脹率,有的認為對房地產(chǎn)市場不會產(chǎn)生立竿見影的效果;說法不一,正好說明當前我國經(jīng)濟運行的復雜性和調控的艱難性。其實,在筆者看來,這次加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加碼,比如對于房奴來說,有媒體算過這么一筆賬:
以80萬、20年的商業(yè)貸款計算,利率提高之前每月付6011.78元 ,提高之后每月需付6106.72元,即提高利率后,商業(yè)供款每月要多交94.94元,一年則多交1139.28元;同樣以80萬、20年的公積金貸款計算,加息之前需交5061.20元,加息后提高到5147.97元,每月要多交86.77元,一年多交1041.24元。(信息時報4月6日)
不管從宏觀層面怎么分析,對于消費者來說,通過加息每年從腰包中多掏出一千多元,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但是,對于樓市調控來說,由于資金的充沛,很多炒房者對于這千把元,也是不計較的,因此,單憑加息舉措,能傷及普通消費者,但是,很難撼動炒房投資者。如此,為了徹底調控房市,抑制通貨膨脹,除了消除市場房價上漲的貨幣性因素之外,還得動用房產(chǎn)稅,作為加息舉措的配套組合拳,一起來為炒房者上緊箍咒。
第一,加息涉及的是所以有房貸的消費者,加息過猛會傷及更多無辜。比如工薪階層,僅有一套房的消費者,由于有按揭貸款,所以他們對于加息也過分敏感,加息過多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實在影響。但是如果在現(xiàn)有基礎上,運用房產(chǎn)稅調控,對這部分剛性需求房產(chǎn)稅可以避開,對二套、三套等房屋課征稅收,則可以實施有效精準打擊炒房者。
第二,目前雖然出臺國八條等措施,大多地方政府也按期公布了房價調控目標,但是由于調控目標普遍定位為漲幅10%左右,所以受到廣泛質疑。當然這源于當前復雜的市場局勢和財政體制矛盾等因素。不過,央行加息、房產(chǎn)稅調控,則是市場化調控房地產(chǎn)的重要舉措,落實不需要地方政府的執(zhí)行力。另外,按照調控的長效來說,市場化的舉措要比行政命令好許多,盡管效果不能立竿見影,但是一旦影響市場,將是治本之策,消除根本性原因。所以,加息是正確舉動,加息之外,房產(chǎn)稅改革還需加碼,不能僅停留在重慶、上海試點范圍,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參照重慶上海應該試點房產(chǎn)稅。
第三,房產(chǎn)稅改革,也可以推動稅制改革,為地方建立主體稅種。這樣可以讓地方財政放棄土地財政,調動地方政府調控房地產(chǎn)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地方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關系,避免房地產(chǎn)調控遭遇地方政府阻力的不利局面,促進調控措施的上下一致,思想統(tǒng)一。
總之,這次加息在預期之內,專家預測央行還會有加息舉措。為了抑制通貨膨脹,調控房地產(chǎn),加息不能過多,還需其他組合拳,房地產(chǎn)市場來說,最需要的就是房產(chǎn)稅給力。(作者:李寧)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