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不僅是優(yōu)質社保繳納平臺,還要做個體社保利益的捍衛(wèi)者,根植用戶,服務用戶,關注國家政策,解讀地方信息,實時跟進,解決個體社保繳納和享受社會保障遇到的各個疑難問題。
2014年1月21日(周二)10時,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徐華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改革創(chuàng)新低保工作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網”與網民在線交流。
[網友wehome]準確認定低保對象是低保工作的關鍵,這可能是很多朋友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民政部在這方面有什么舉措?
[徐華]要使有限財政資金真正用到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身上,準確認定低保對象就成為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和必要前提。換句話說,就是什么樣的家庭能享受低保,什么樣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是有嚴格的條件要求的,需要核查家庭的戶籍、收入和財產情況。當前,單純依靠傳統(tǒng)的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等手段,確實已經很難準確核定申請家庭的財產、收入等經濟狀況。
為解決這個難題,民政部自2009年起在全國143個地區(qū)試點建設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具體來說,就是在低保對象認定過程中,先由低保申請人聲明其家庭收入、財產等經濟狀況,再由民政部門將這些信息分別提請車輛、房產、稅務、工商、公積金等部門或機構進行比對,核這些信息是否真實,民政部門根據(jù)比對結果,結合入戶調查等情況,綜合評估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在這個基礎上判斷其是否符合低保的條件。當然,核查需要得到本人書面授權,工作人員對掌握的信息負有保密義務,隨意泄露要承擔法律責任。
國發(fā)45號文件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提出,要在全國建立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為推進這項工作,經中央編辦批準,民政部成立了低收入家庭認定指導中心。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經有20個省份成立了省級核對機構,全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地區(qū)已經建立了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應該說,核對機制的建設,是提高對象認定的準確性和公正性,保證有限的救助資金真正用到最需要的困難群眾身上的治本之策。
點擊進入訪談頁面
無憂保注冊用戶數(shù)突破100萬,成為個體社保在線繳納領域體量最大、功能最全、覆蓋最廣的平臺,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同時也奠定了無憂保中國個體在線社保第一品牌的行業(yè)地位。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