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不僅是優(yōu)質(zhì)社保繳納平臺,還要做個體社保利益的捍衛(wèi)者,根植用戶,服務用戶,關注國家政策,解讀地方信息,實時跟進,解決個體社保繳納和享受社會保障遇到的各個疑難問題。
北京3月5日電(杜宇)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設的資金68億元,比去年增加17億元。
由此可見,廉租房在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出席兩會的人大代表呼吁,讓廉租房真正成為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角”。
廉租房:從“按兵不動”到全面出擊
早在1998年,政府就提出廉租房建設,1999年,建設部出臺了《城鎮(zhèn)廉租住房管理辦法》,提出由政府實施社會保障職能,向具有城鎮(zhèn)常住居民戶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相對低廉的普通住房,以保障公民基本居住權(quán)利。
此后,京、津、滬等地相繼以租金補貼、實物配租等方式,為收入和住房都困難的“雙困戶”提供住房保障。
然而數(shù)據(jù)顯示,到2002年,35個大中型城市中只有不到一半搞了實施方案。
廉租房建設的緩慢,引起建設部門的重視。為了推動這項工作,建設部曾于2006年通過媒體通報未建廉租房的70個大中城市。
統(tǒng)計顯示,到2005年底,全國累計用于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資金為47.4億元,已有近32.9萬戶最低收入家庭被納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圍。其中,租賃補貼9.5萬戶;實物配租4.7萬戶;租金核減18.2萬戶;其他方式保障4796戶。
此后,廉租房制度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2007年更是躍上一個大臺階,全國安排廉租住房資金77億元,超過歷年累計安排資金的總和;累計改善了68.1萬戶低保家庭的居住條件。
200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平頂山市市長趙頃霖說:“廉租房制度是目前我國住房保障體系的主要內(nèi)容,是一項偉大的惠民工程,是實現(xiàn)‘住有所居’保障目標的重大舉措,我們一定要把這項工作做好?!?/p>
廉租房,僅有政策是蓋不起來的
政府各部門圍繞廉租房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然而張瀛岑代表說:“僅有政策,廉租房是蓋不起來的。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缺少政策,而是有多少執(zhí)行到位呢?”
廉租房的10年之路,似乎在印證著代表的隱憂。建設部于2006年公布沒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70個地級以上城市,某些地處相對發(fā)達區(qū)域的城市也名列其中,這恐怕就不是“財力有限”能解釋的。地方政府對這一政策的執(zhí)行力度由此可窺見一斑。
此外,資金,房源,一直是制約廉租房建設步伐的主要因素。全國人大代表宋豐年說,發(fā)展廉租住房既要承擔解決“房源”所需的資金,又要長期不斷地負擔房屋維修和住房租金補貼。因而在各種住房社會保障中,廉租住房所需資金最多。
代表為廉租房支招
讓困難群體也能實現(xiàn)自己的安居夢,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何讓廉租房成為住房保障制度中的“主角”,代表們紛紛提出建議。
首先要保障資金保障。趙頃霖代表說,為確保住房保障政策落到實處,各地要建立健全包括財政預算、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讓凈收益、經(jīng)濟適用住房回購后出售的增值收益及廉租住房租金收入等構(gòu)成的資金體系。
也有代表認為,財政、稅收、土地和金融政策,既是現(xiàn)行對困難群體實施保障政策的條件,也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這些配套政策對解決困難群體住房的支持力度還有待加大。
全國人大代表王保存說:“要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完善廉租住房的申請、審核、公示、輪候制度和退出機制,切實將政府資源落實到最需要保障的家庭。”
無憂保注冊用戶數(shù)突破100萬,成為個體社保在線繳納領域體量最大、功能最全、覆蓋最廣的平臺,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同時也奠定了無憂保中國個體在線社保第一品牌的行業(yè)地位。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