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shù)淖o理費 - 工傷保險
2017-03-20 08:00:01
無憂保


【導讀】:工傷賠償的護理費,工傷賠償中的護理費常識,包括概念、分類、計算標準公式和相關法規(guī)。 【閱讀導航】 一、護理費的概念 二、護理費的分類 三、護理費的計算標準 五、護理費計算公式 六、相關法規(guī) 【正文】 一…
工傷賠償中的護理費常識,包括概念、分類、計算標準公式和相關法規(guī)。
【閱讀導航】
一、護理費的概念
二、護理費的分類
三、護理費的計算標準
五、護理費計算公式
六、相關法規(guī)
【正文】
一、護理費的概念
護理費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損害,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他人護理而支出的費用。
二、護理費的分類
1、依據(jù)護理期間的不同,可以把護理費分為三類:
1.1是受害人在治療期間,需要他人幫助而付出的護理費;
1.2是受害人在傷情治愈后的康復期間,需要他人幫助而付出的護理費;
1.3是受害人因殘疾而永久性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需要他人的長期持續(xù)幫助而支出的護理費。
注:在受害人住院治療期間,醫(yī)院統(tǒng)一安排的護士護理的費用,因為已納入醫(yī)療費的范圍,因而不應列入護理費。
2、按照護理人員的不同,也可將護理費分為三類:
1.1是聘請專門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的護理費用;
1.2是受害人的親屬或配偶進行護理的護理費;
1.3是受害人雇傭其他人員進行護理的護理費。
注:受害人的親屬和配偶進行看護時,雖然表面上沒有支出費用,但是,這種看護活動仍然具有金錢價值,此種出于親情的行為不能施惠于加害人,所以加害人也應當支付費用。
三、護理費的計算標準
護理費數(shù)額是由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護理人數(shù)、護理期限、護理級別等要素綜合決定的。
1、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
1.1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照誤工費 的規(guī)定計算。
1.2護理人員沒有收入的,無論受害人是否實際支付給護理人員以報酬,均統(tǒng)一參照當?shù)刈o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
1.3受害人雇傭護工的,其計算方法與第二種情形相同。
2.護理人數(shù)
2.1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
2.2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多于一人,具體可以參照醫(y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的明確意見,確定護理人員人數(shù)。
3.護理期限
3.1一般原則,計算到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為止;
3.2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根據(jù)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是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3.2.1如果受害人實際需要的護理期限,超過了法院判決的期限,甚至超過了二十年的最長期限,就超過期限的護理費,受害人有權再次請求賠償(最高法院人身損害賠償 司法解釋第32條規(guī)定: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xù)給付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經(jīng)審理認定賠償權利人確實需要繼續(xù)護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賠償義務人繼續(xù)給付相關費用五至十年。)。
3.2.2如果受害人實際被護理的期限,短于法院判決確定的期限(例如,受害人在此期限內(nèi)康復已無需護理,或者在這個期限未滿時受害人就死亡的)而賠償義務人一次性已經(jīng)支付了該期限內(nèi)的全部護理費,受害人基于法院的判決一次性取得該筆護理費的,受害人或者其繼承人不負返還的義務。
4、護理級別
護理級別是確定護理費數(shù)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而護理級別又是由受害人的護理依賴程度和配置殘疾輔助器具 情況決定的。
4.1生活自理范圍主要包括下列五項:(1)進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動。
4.2護理依賴程度就是指被護理人對護理人在生活上的幫助的依賴程度。護理依賴的程度分為三級:
4.2.1完全護理依賴,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述5項均需護理者;
4.2.2大部分護理依賴,指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上述5項中有3項需要護理者;
4.2.3部分護理依賴,指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上述5項中有1項需要護理者。
4.3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
具體是指致殘的受害人在配制殘疾輔助器具后,在多大的程度上恢復了生活自理的能力。當配制了殘疾輔助器具后,當時能夠不同程度地恢復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其護理依賴程度降低,護理級別也相應較低,護理費相應減少。
4.4護理級別
依照衛(wèi)生部頒布的《醫(yī)院工作制度》的規(guī)定,應根據(jù)病情或殘疾等級分為四級,即特別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