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工傷保險刪除上下班車禍不算工傷激起大家的討論,《工傷保險條例》刪除這一條主要是基于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能力有限。
在昨天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就“上下班車禍不算工傷”問題表示,這一改變是由于交強險實施之后,道路交通事故的賠償有了相應的渠道。
五年前,是否將“上下班途中遇車禍算工傷”寫入工傷保險條例,曾經激起了全社會廣泛的討論。五年后,將這一條刪除同樣也激起了社會的廣泛討論。
國務院法制辦7月24日開始對《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進行為期20天的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最大的變化就是刪去了“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認定為工傷的規(guī)定”。
雖然刪除該條文出現在意見征求稿中,但并非定論。正如胡曉義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反復討論交強險的救濟與工傷保險的救濟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刪還是不刪”將在集合民眾建議之后再作決定。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程延園則認為,《工傷保險條例》刪除這一條主要是基于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能力有限,工傷保險將確定“好鋼用在刀刃上”的支付原則,將盡可能多的錢用于職業(yè)病治療以及重大事故的賠付。
刪除緣于基金支付能力有限?
程延園表示,國務院法制辦之所以要刪除這一條,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
張海超的“開胸驗肺”事件暴露了中國職業(yè)病防治的冰山一角,在中國,職業(yè)病的防治由于長期缺乏資金支持,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
程延園認為,相比于職業(yè)病以及重大的安全生產事故,上下班途中遭遇車禍所面臨的風險要小很多,所以在基金不充裕的情況下,刪除這一條而確保工傷保險的重點領域能夠得到保障是可以理解的。
12下一頁 |
標簽: 工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