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基層、民生一直是全國人大代表、寶豐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朱正栩近幾年關心的熱點,今年她帶來了5條建議,其中關于修改工傷認定及相關勞動爭議糾紛處理程序的建議是其最為關注的問題。
朱正栩認為,我國《工傷保險條例》施行10多年來,雖然保障了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職工的合法權益,但是,目前我國的工傷認定及相關的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在實踐中間環(huán)節(jié)繁多、周期過長,非常不利于一些弱勢勞動者依法維權。
朱正栩建議,在立法中把工傷認定權賦予勞動爭議仲裁部門和人民法院,并在此基礎上簡化工傷賠償程序,充分發(fā)揮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職能作用,一次性調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是否構成職業(yè)病或工傷、工傷賠償數(shù)額,將勞動關系確認等多個程序合并,簡化至一個仲裁程序。對于一個傷害事實只形成一個仲裁裁決,避免多份裁決引起后續(xù)多個訴訟的情形。若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在提起勞動仲裁或民事訴訟中,一并解決工傷保險待遇問題。從而實現(xiàn)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工傷認定及相關勞動爭議糾紛,保障工傷職工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