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出工傷后公司才為其辦理保險,上海大都五金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昨天因此被判為工傷員工支付了近50萬元的賠償。
2004年,小董進入該公司工作,擔任塑膠造粒機操作工,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2005年5月5日,他在工作中發(fā)生工傷事故,即被送至醫(yī)院住院治療。同年11月29日,小董向上海市嘉定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006年1月24日,該會作出公司應支付小董工傷保險四項待遇443000元及配置上臂假肢費用66000元,應支付小董2005年5月5日至11月23日停工留薪期工資補差875元。
公司不服,認為其已于2005年5月為小董辦理了上海市外來從業(yè)人員工傷保險并繳納保險費,保險期限自2005年5月1日至同年5月31日。因此,小董的工傷待遇可向保險機構理賠,不應由其支付。
昨日,嘉定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根據我國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發(fā)生工傷事故,用人單位應給予救助和補償。被告小董在原告單位工作時發(fā)生工傷,原告應按外來從業(yè)人員工傷的相關規(guī)定支付被告工傷保險四項待遇。被告經鑒定確認需配備上臂假肢,原告應支付被告相應假肢費用。原告扣除被告工傷停工留薪期相關費用,致被告領取的工資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違反規(guī)定,應予補發(fā)其差額。至于原告主張被告應直接向工傷保險機關申請理賠工傷待遇,因原告為被告繳納外來從業(yè)人員綜合保險費在被告發(fā)生工傷之后繳付,被告無法申領工傷待遇。即使被告符合理賠條件,原告向被告支付相關工傷待遇后仍可向保險機關主張權利。原告認為被告?zhèn)霸鹿べY690元,但其未舉證證明,故原告訴稱意見,法院不予采納。據此,法院作出了上述判決。
每日經濟新聞
員工出工傷才辦保險 公司付近50萬元巨額賠償
2016-11-14 08:00:10
無憂保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