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賠償標準,又稱工傷保險待遇標準。是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準。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fā)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法律咨詢:
2005年3月張某在工作不慎夾傷手指造成工傷,經南京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傷殘十級。2006年11月雙方協(xié)商一致解除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拒絕依法支付張某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張某委托律師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訴。
律師回答:
1、工傷待遇是法定(強制性)的,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工傷職工的工傷待遇。大部分情況下用人單位不能和工傷職工“私了”工傷待遇問題。《江蘇省勞動仲裁案件研討會紀要》【蘇勞仲委(2007)1號】第十條:當事人就工傷待遇已經達成賠償協(xié)議后,勞動者又提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如何受理和處理?當事人就工傷待遇達成賠償協(xié)議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勞動者發(fā)生工傷后,在未經勞動行政部門認定工傷和評定傷殘等級的情形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工傷達成賠償協(xié)議后,勞動者又提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以工傷認定書和傷殘等級鑒定結論作為受理案件的條件,以傷殘等級鑒定結論送達勞動者之日為申訴時效的起算點。另一種情況是,勞動者發(fā)生工傷后,在已認定工傷和評定傷殘等級的情形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工傷待遇達成賠償協(xié)議后,勞動者又提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應以雙方賠償協(xié)議簽訂之日作為申訴時效的起算點。仲裁委員會審理上述案件時,不應以撤銷協(xié)議作為前提條件,而應按照工傷保險待遇,裁決用人單位補足原先雙方協(xié)議低于工傷保險待遇的差額部分。
2、因第三人侵權導致工傷,工傷職工有權同時主張工傷待遇和加害人給予民事賠償。如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因交通事故造成工傷,在享受工傷待遇的同時可以向交通事故肇事人主張民事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六條:勞動者因為工傷、職業(yè)病,請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后,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相關法律知識: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ㄒ唬墓kU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ǘ﹦趧雍贤跐M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
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四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至十級傷殘的,按照《條例》規(guī)定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用人單位支付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標準為:
?。ㄒ唬┮淮涡怨t(yī)療補助金。按照統(tǒng)計部門最近一次公布的當地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與解除、終止勞動關系時的年齡之差計算,五級的,每滿一年發(fā)給 1.4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六級的,每滿一年發(fā)給1.2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七級的,每滿一年發(fā)給1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八級的,每滿一年發(fā)給0.8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九級的,每滿一年發(fā)給0.4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十級的,每滿一年發(fā)給0.2個月的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患職業(yè)病的工傷職工,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發(fā) 40%。
?。ǘ┮淮涡詡麣埦蜆I(yè)補助金。以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傷殘等級和解除、終止勞動關系時的年齡,分別發(fā)給 1-36個月的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