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勞工保障早報:案情簡介:用人單位未經(jīng)同意單方降薪
劉先生訴稱,2003年4月14日其開始到被告處上班,合同明確了原告的勞動崗位、工作時間、加班待遇、薪資報酬、帶薪年休假、勞動合同的變更等事項。2009年4月14日,原告離職。2009年2月起,被告每月克扣原告勞動報酬5千元。工作期間,原告幾乎每天都超時工作,但被告從未支付過加班工資。被告在2003、2005及2008年拒絕原告帶薪年休假的申請,也從未支付相應補償。另外,被告還存在強迫調整原告勞動崗位等違約行為?,F(xiàn)不服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結果,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59952.73元;2、支付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加班費50284.80元;3、支付2009年2月至2009年4月克扣的工資15000元;4、支付2003、2005及2008年未休年休假的經(jīng)濟補償金33636.30元;5、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該公司辯稱,原告所述入職、離職時間認可。雙方勞動合同系到期終止,不是單方解除,原告所主張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沒有事實依據(jù)。2003年、2005年合同中并沒有約定年休假的情況,沒有約定按照100%發(fā)放未休年休假工資,認可2008年原告未休年休假。工作期間原告不存在加班的情況。且2007年4月15日之前,原告所主張的請求,都已經(jīng)超過了仲裁時效。原告離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實發(fā)工資為5644。66元。綜上,被告同意仲裁裁決結果,同意支付原告終止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8466。99元、2008年未休年休假工資5190。49元,不同用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法院判決:單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1、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59952.73元;
2、支付2009年2月至2009年4月克扣的工資15000元;
3、支付2003、2005及2008年未休年休假的經(jīng)濟補償金33636030元;
4、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案件分析:用人單位應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
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guī)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被告在告知函中已明確表示合同期內原告薪資福利待遇不變,因此,2009年2月在雙方合同未到期時,被告單方降低原告工資沒有法律依據(jù),其仍應該按照降薪前每月向原告實發(fā)固定工資的標準予以發(fā)放。因此,原告要求被告發(fā)放2009年2月、3月、4月扣發(fā)工資的請求,法院予以支持,數(shù)額以法院查明的差額為準。被告雖稱降薪系原告違反公司制度所為,但庭審中被告并未予以充分證明,對此法院不予采信。關于原告主張未休年休假工資一節(jié),被告未能舉證證明原告2003年、2005年已休年假,其應當按照福利薪資架構中的約定向原告支付年假工資。被告認可原告2008年未休年假,因此,其應當按照《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向原告支付年假工資。勞動爭議訴訟時效以發(fā)生之日開始起算,被告主張原告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于法無據(jù),法院不予認可。雙方勞動合同到期后,被告應該按照告知函中約定標準向原告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59952.73元的請求,法院予以支持,數(shù)額以法院查明原告離職前應發(fā)工資標準計算。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間加班費得請求,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法院不予支持。
無憂保遵循市場規(guī)則,響應政策號召,努力充當個體社保強力推手,解決個體用戶社保及公積金咨詢、繳納、轉移、手續(xù)代辦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選拔和運營工作,發(fā)揮企業(yè)應有的社會責任,保障個體社保權益,努力實現(xiàn)讓人人擁有安定的未來的使命。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