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涉毒”騙走阿婆83萬 “女兒”網(wǎng)聊套走媽媽21萬-案例
2017-03-29 08:00:01
無憂保


謹記防騙六字箴言“要轉賬,是騙子”
警方提醒:年關將至騙子活躍,切勿輕易轉賬
新快報訊記者李國輝通訊員張毅濤報道年關來臨,廣州電話詐騙犯罪活動呈現(xiàn)高發(fā)態(tài)勢,上個月僅被騙百萬元的事主多達8人!本月初,先后又有兩名女街坊掉入騙局,共損失錢款逾104萬元。警方再次提醒群眾,謹記防騙六字箴言——“要轉賬,是騙子”。
12月4日晚,番禺警方接到一女市民報警,稱有人冒充其女兒通過QQ與其聊天,詐騙了21萬多元。當日中午,事主李某(43歲)通過QQ與在加拿大讀書的女兒聊天,過程中,女兒稱要交錢學習外語課程,并要求母親將錢匯款到指定賬戶。李某于是分三次共匯了213982元人民幣。事后再與女兒通電話時,才發(fā)現(xiàn)受騙。
警方介紹,犯罪分子盜取QQ號碼后與事主聊天,并將之前通過技術手段錄制的“QQ主人”視頻播放給事主觀看,以騙取其信任。警方提醒,一旦涉及要求匯款,轉賬前務必與對方本人直接聯(lián)系并確認。
另一宗“假冒警官”騙案發(fā)生在12月1日,72歲的溫阿婆在家中接到一個自稱是外地某市公安局警官的來電,對方先稱其社???/a>涉嫌毒品案件,之后又以賬戶安全為由,要求溫阿婆將個人存款轉到另一賬戶內(nèi)進行核查。溫阿婆于是到銀行辦理了網(wǎng)上銀行的動態(tài)口令業(yè)務,并將個人存款共838701元轉入該動態(tài)賬戶內(nèi)。12月2日至4日,溫阿婆共分九次向對方提供賬戶的動態(tài)指令,5日下午,當她到銀行打單時才發(fā)現(xiàn)被騙,于是向天河區(qū)公安分局報警。
騙子伎倆
●廣州市電話詐騙案件主要是犯罪分子冒充郵政、社保、公檢法機關人員,以事主身份證被人盜用并涉嫌洗黑錢、制販毒等刑事案件為名步步設套進行詐騙。
●為了取得事主的信任,犯罪分子甚至會在電話另一端設置公安機關辦案的背景音如對講機的聲音,或使用改號軟件將來電顯示號碼改為公檢法等機關的辦公電話(包括110)。
●當事主懷疑對方身份時,犯罪分子則要求事主撥打114查詢顯示的電話號碼,結果事主便放松了警惕,加上被對方威脅恐嚇,于是按要求轉賬,從而被騙。
警方呼吁知曉騙術伎倆的市民多多向身邊的親友廣而告之,尤其是向身邊中老年人特別提醒。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