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辭職門”折射保險代理人是“唐僧肉”-案例
2017-03-29 08:00:01
無憂保


【社保云 社會保障法案例】世紀保網聯(lián)合經濟導報、大眾網報道的太平洋保險代理人“辭職門”,引起社會極大關注,近200家媒體參與轉載。人們在同情500多名太平洋代理人的同時,更把目光投向了現(xiàn)行的保險代理制,而“不公”成了代理制被聲討的最大原罪! 媒體和專家指出,人身保險產品是長期經營的產品,保險公司需要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服務團隊,才能保證穩(wěn)定健康的運營。但現(xiàn)行代理制的“不公”,直接導致人員大進大出,頻繁流動。據公開數據,國內代理人,首年留存率為30%,2年留存率為15%。由此可見,現(xiàn)行保險代理制度已經阻礙甚至動搖了保險公司“又好又快”發(fā)展的基礎建設。
行業(yè)縮影:太平洋驚人的低留存率
太平洋“朝陽支公司”2010年2月份開始籌建,至5月底,共招收人員1200多名,而至10月底,留存人員不超過20人,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留存率連可憐的2%都未達到。據調查,保險人員的低留存率絕非太平洋一家公司所特有!
海外最新資料顯示,英國保險代理人一到五年留存率分別為76%、38%、19%、13%、10%;美國保險代理人一到四年的留存率為66%-46%、43%-23%、35%-15%、31%-12%。而中國保險代理人一到二年的留存率為30%、15%。比保險發(fā)達國家低2-3倍。
潛規(guī)則:向保險公司貢獻“自保件”
2010年11月17日,太平洋“朝陽支公司”原代理人告訴記者:“進公司后,我們還要買一份自保件,每份保費不低于50元。公司告訴我們說這個是規(guī)矩,必須要買!過兩個月,支公司搬家,公司要求我們再買一份自保件,參加所謂的搬家榮譽宴,首期保費不得低于3000元。到這個時候,公司當初承諾的工資一分未得,我們已經付出了3700元左右”。在世紀保網與太平洋“朝陽支公司”總經理核實有無強迫購買自保件的情況時,該負責人的手機迅速變成了“關機”狀態(tài)。
騰訊廣州網友“賣大米的小哥”,如此點評太平洋辭職門事件:“保險公司不少(是)騙子,想當初學校剛剛出來,去保險公司應聘,發(fā)現(xiàn)(保險公司)就是讓我自己(給自己)買保險,自己買完讓(自己)父母買,父母買完讓兄弟姐妹買,兄弟姐妹買完讓(自己)親戚買,親戚買完再讓身邊朋友買”。而很多人一旦做完自己親人、朋友、同學的保單后,也就徹底離開了保險業(yè)。
長期關注中國保險業(yè)發(fā)展的世紀保網認為,沒有經過長期專業(yè)系統(tǒng)訓練的現(xiàn)有保險代理人,很難真正理解保險產品的本質,更難談進行成功的推銷。一平安老代理人認為:“現(xiàn)在的新人,要想從‘陌拜’取得成功,幾乎不可能?!倍v訊網友反應的情況,更說明,現(xiàn)行體制下的保險代理人,對保險公司的最大價值就是貢獻自保件。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講,自己家人、朋友、親戚的保單,都屬于自保件的范圍。而“自保件”在保險公司有一個專業(yè)的名字:“緣故單”!
黑幕:代理人成保險公司“唐僧肉”
“增員”和“銷售”永遠是保險公司的兩大核心主題,個別保險公司,甚至把“增員”放在了“銷售”的前面。而保險公司的增員動機,很難說沒有受到“自保件”的誘惑。
據保險資深人士反應,自保件一般都是保費期交的保單,首期保費一般不低于2000-3000元。如果每個新增員工為自己的家人、親戚、同學累計購買5份保單,那么每個人將為保險公司貢獻10000-15000元的高質量保費。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壽險代理人總數為151.43萬人,2010年上半年達到300多萬人。3年留存率如果按照10%測算,則共有1500萬人進入保險公司。假設每個人為保險公司貢獻1萬元保費的自保件,則近3年里,保險公司自保件的保費規(guī)模達到1500億元。平均每年貢獻保費500億元。以此測算,自保件保費規(guī)模占個險渠道的比例,應該不低于15%。
不公:冷酷無情的保險公司基本法
公開信息顯示,根據各保險公司對代理人的“基本法”,新人如果在半年內(或者9個月)達到一定的業(yè)績標準,可轉為正式業(yè)務員,正式業(yè)務員之后,如果業(yè)績持續(xù)達到一定的標準,可升級至更高位置。但不管升到何職位,只要有連續(xù)一段時間(比如2個月)未能出單,便會出局,且不能享受任何續(xù)保傭金。
這就是說保險代理人一旦從業(yè),就不能出任何問題。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一旦一位尚未生育的女性從事保險事業(yè),那么她就算是懷孕或者產后都必須堅持展業(yè),否則不管她以前業(yè)績如何,她面臨的將是降級、再降級。也就是說保險代理人是沒有《勞動法》里規(guī)定的產假的。“成績只能代表過去”這句話用在其它行業(yè)還有謙虛的成分,但用在代理人身上,更多是一種重壓下的心酸!
今年55歲的李明艷,1996年9月進入某大型壽險公司,成為一名保險代理人。七年中,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普通業(yè)務員升為“高級業(yè)務代表”。后來因沒能維持住“高級業(yè)務代表”的考核指標,被降為普通業(yè)務員。隨之,一場大病又讓她不得不住院治療。她出院以后發(fā)現(xiàn),公司已單方面解除了與她的合同。
也許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的院長,著名教授郝演蘇的一句話,最能概括出當前代理人的真實處境:保險代理人的地位,連農民工都不如!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