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職場自愿加班癥 你得了嗎
2017-06-09 08:00:02
無憂保


人質對綁匪可產(chǎn)生同情之心,就是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表面上似乎違反常識,實質上是人類“適者生存”的心理本能——如果不跟綁匪搞好關系,人質恐怕難有生機。這種現(xiàn)象在職場中也普遍存在,很多人對老板的虐.待和剝削逆來順受,盲目地服從甚至愚忠,被心理學家稱為“職場版”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長此以往,打工仔身心健康嚴重受損,過勞死、自.殺屢見不鮮,而老板卻變本加厲。滿心委屈的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被老板綁架了? 同情綁匪,是為了“茍全性命于亂世” 1973年8月,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fā)生一起兩名匪徒搶.劫銀行并綁架人質的事件。4名被劫持6天的銀行職員竟對綁匪產(chǎn)生同情心,獲救后對警.察產(chǎn)生抵觸情緒,在法庭上拒絕指控綁匪,還湊錢幫其打官司。從犯歐佛森逃脫了法律制裁,跟當時的人質之一克莉絲汀成為好朋友,兩家人經(jīng)常來往…… 此后,瑞典犯罪學家、精神病學家尼爾斯·貝杰茹特提出“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一說,描述這種矛盾的心理現(xiàn)象:盡管綁匪對人質并不好,嚴重侵犯其人身自由權,完全控制食物、水、住宿等必需生活資料,打罵有加還時刻威脅撕票,但人質卻同情綁匪,其內心意愿似乎跟自身利益截然相反。 英國牛津大學精神病學家尼爾·伯頓博士稱,人類歷史大部分時間是狩獵采集社會,其間婦女兒童常常遭到綁架,人質與綁匪之間形成的心理聯(lián)系不僅是“自我防御”,還是在亂世沖突中“適者生存”的策略。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埃亞勒·溫特稱,對綁匪“將心比心”可切實增加人質的生存機會,而且真心的同情比假裝的同情更能保障人質的安全,而在人質獲救后同情心還可持續(xù)下去。 長期打工之后,會自覺捍衛(wèi)老板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是人類長期進化而成的心理特點,不僅出現(xiàn)在綁匪與人質之間,還體現(xiàn)在男女虐戀、邪.教教主與教徒等奇特關系中。其實大多數(shù)人每天都有類似經(jīng)歷,近年來老板與員工的“職場版”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就日益受到關注。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個人的自我價值跟工作密不可分,“我是誰”往往由職業(yè)定義。美國心理治療師詹姆斯·烏爾里希稱,長期打工的后果便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即使老板對員工不好,包括濫施語言暴.力、要求長時間加班、無視其身心健康等,但一些員工無視現(xiàn)實遭遇,依舊對老板懷有極高的忠誠度,在情感上對公司產(chǎn)生依賴。他們會自欺欺人地說,較低的待遇對公司整體來說是必要的。當有外人為他們打抱不平時,他們反而義憤填膺地捍衛(wèi)老板的作為。這時,雇傭雙方的關系就像綁匪和人質——老板不但掌管著工錢,還隨時可以“炒魷魚”。溫特解釋稱,當權力的天平并不傾向于我們時,我們的情緒與認知機制就會調整我們對憤怒和侮辱的感受。 2014年美國的調查顯示,72%的員工目睹過同事受欺負,27%的員工自己曾經(jīng)遭受過欺負,其中主要是被老板欺負,但是72%的受訪者不把這當回事,甚至還認為是合理、值得提倡的,顯然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征。這樣的公司往往縱容甚至鼓勵員工欺負其他“不努力”、“不配合”的員工,導致語言暴.力泛濫。這種“公司文化”還被視為重要的管理手段,旨在培養(yǎng)忠誠度,并不在乎員工是否幸福。 富士康員工的心聲:“自愿加班” 近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郭軍表示:“富士康等一些企業(yè)長期違法安排勞動者長時間加班,致使部分勞動者出現(xiàn)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導致過勞死或自.殺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备皇靠翟诠_聲明中回應說,員工加班與部分員工過勞死或自.殺之間存因果關系的說法很草率,稱員工加班是自愿的,希望批評者能夠走到基層了解企業(yè)和員工的心聲。 據(jù)報道,富士康的管理制度規(guī)定員工工作時不準睡覺、不準聊天、不準笑、不準走動;離崗要申請,批準后才能離崗,要拿離崗證,離崗時間不能超過5~10分鐘;椅子整齊,不能超過地上的黃線……長沙晚報評論員文峰認為,“自愿加班”實為隱性強迫,員工長時間處于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中可能產(chǎn)生“斯德哥爾摩情結”,覺得該感謝富士康。 恩威并施催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很多時候,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是強勢的一方對弱勢的一方進行精神控制的結果,常用的手段是“恩威并施”。溫特稱,警.察審訊就喜歡玩這一套,先來一個態(tài)度粗暴甚至搞刑訊逼供的“壞警.察”,不奏效時換上“好警.察”,給嫌疑人倒茶遞煙講義氣,貌似很體貼關照的樣子,嫌疑人的人性弱點被攻破后,就全招了。 “血汗工廠”偶爾也有一些優(yōu)待、津貼,但這別有用心。為了換取微不足道的待遇,員工對老板充滿感激和信任,把老板看得太重要。溫特舉了一個例子:在公司開會的時候,老板講的笑話會讓大家開懷大笑,而同樣的笑話在普通同事口中講出來,就沒有那么好笑了。融洽的關系只是幻象,員工提出升職或加薪要求時就要面臨殘酷的現(xiàn)實。 受了委屈不要認為“都是我的錯” 很多員工上班時心里委屈,但總是息事寧人,不想把矛盾鬧大,因此在客觀上說,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可以減少人際沖突。但是,員工的心理甚至身體健康正在受到損害。瑞典于默奧大學心理學教授海因茨·萊曼博士估計,每7個自.殺的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職場欺負”的受害者。烏爾里希稱,這種病態(tài)無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員工的家人甚至朋友,令他們成為泄憤的對象——有火氣你敢沖老板發(fā)作嗎?恐怕只會找“軟柿子”捏。很多人把工作和掙錢看得比精神健康更重要,但精神上的安寧是再高的工資也換不來的。 有時,你總想躲著老板,或者晚上回家感到沮喪,但沒有清楚地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溫特建議,不要輕易認為“都是我的錯”,逆來順受只會讓老板變本加厲。你可以向“旁觀者清”的同事求助——他們都了解老板的德行。 (本文版權歸作者及三茅人力資源網(wǎng)所有,如需轉載或摘錄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