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經過杭州工商局注冊,注冊資本500萬元,為正規(guī)的法人企業(yè)。專注為全國個人提供社保代繳、公積金代繳等服務。
我們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越來越多處于事業(yè)上升期的80、90后,都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相關保障了。這兩年,健身的多了,買商業(yè)保險的也越來越多。從前都是搶金條,如今都去買保險了。
其實,保險也是一種投資,不僅可以保障我們的生活,還有著非常重要的強制儲蓄功能。那么,正在打拼中的年輕人,你怎么在自己有限的收入里配置合適的保險產品呢,今天咱們就簡單地說一下。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保險?
要點1:抓重點,先轉移大風險
保險按不同的保障對象,分成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兩大類,前者保人,后者保物。人肯定比錢重要啊,所以今天先聊聊人身保險。
俗話說,萬事要做最壞的打算,抱最大的希望。我們擔心的風險不外乎健康、意外和死亡風險。
所以,一個較全面的保險組合就可以這樣搭配:意外險+重疾險(健康險之一)+醫(yī)療險(健康險之二)+壽險。
看到兩種健康險,你可能會有點疑惑:為什么買了重疾險還要配個醫(yī)療險?
A.一般重疾險只保障特定的重大疾病,不能覆蓋所有病種,商業(yè)醫(yī)療險一般不限病種,可以作為重疾險很好的補充;B.商業(yè)醫(yī)療險一般是一年買一次的短期險種,如果當年賠付過多有可能次年保險公司就會給你漲保費甚至拒保,所以一個長期的重疾險也是不可或缺的。
要點2:保費量力而為,保障要充足
“要是你年入10萬,每年讓你花1~2萬買保障,你愿意嗎?”
“這……壓力有點大。”
精算師還提醒,保險也不是買越多越好,越貴越好。
有個粗略的方法叫雙十法則:每年保費不超過收入的10%,保額則至少是收入的10倍。
最后,如何能更劃算地買保險呢?
精算師給了兩個建議:
一是同樣的保障范圍,消費型保險更便宜。這是因為,消費型保險不帶投資、儲蓄功能。
二是建議早點投保。像重疾險、醫(yī)療險、壽險這類和身體狀況相關的保險越年輕保費越低,也不容易被拒保。
不過要注意,身體狀況沒有完全符合投保條件的人群,必須先確認能否投保,再去購買。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網+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了解詳情請咨詢: 400111890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