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隸屬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業(yè)界權威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為個體用戶提供專業(yè)的社保和公積金在線繳納服務,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
重疾險:免責條款要格外留意
案例
幾年前,曹女士為自己投保了重大疾病險,保險公司體檢后予以承保。曹女士交納了保險費,保險公司簽發(fā)了保險單,雙方保險合同成立。曹女士在保險期限內患病,經三家醫(yī)院診斷,一致認為其患有急性心肌梗。曹女士心想剛好有保險,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隨即向保險公司提起理賠,要求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保險公司明確答復:拒絕給付。保險公司認為曹女士雖患有心肌梗,但其病癥不符合其保險條款中關于心肌梗應同時具備的3項醫(yī)學指標的要求,故根據合同規(guī)定,如不能同時具備上述3項指標,保險公司應當免除賠付的責任。
經鑒定,曹女士所患的心肌梗確有一項不符合保險條款的指標,但她聲稱在訂立合同時保險公司并未對心肌梗應同時具備的3項醫(yī)學指標的規(guī)定作出說明,自己并不知道3項醫(yī)學指標的醫(yī)學含義,因此該項條款無效。特別是該份保險單在字面上沒有對保險公司的免責條款作出著重說明,未作清楚的交代。保險公司辯解說,訂立合同時,本公司將免責條款對投保人進行了口頭說明,該免責條款是有效的。
自2007年8月1日起,保險公司簽訂的重疾險合同都應當符合中國保監(jiān)會發(fā)布的新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guī)范》。該規(guī)范最大的貢獻就是將評判標準從保險醫(yī)學改為臨床醫(yī)學,因而對投保人更為有利。據小編了解,以中國人壽為代表的許多保險公司相應修改了其條款中對疾病的定義和承保范圍。
針對上述案例,上海德理律師事務所的周律師表示,該保險合同關于免責條款沒有作著重說明,并且這部分屬于格式條款,應該無效,所以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所謂的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也就是居于強勢地位的一方預先給另一方準備的合同,在這里就是保險公司給投保人準備的合同,這種情況下,由于投保人處于弱勢,因此必須要求保險公司對某些牽涉到切身利益的條款予以重點說明。
周律師表示,保險公司所謂的口頭說明需要保險公司舉證,若無法舉證則無效。
無憂保通過中國人社部認證許可,擁有完善的資金監(jiān)管體系,并采用業(yè)界領先的SaaS模式+云計算加密技術,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無憂保關心每個個體對安定美好生活的追求,基于微信端便捷操作,滿足個體社保繳納需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