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經(jīng)過杭州工商局注冊,注冊資本500萬元,為正規(guī)的法人企業(yè)。專注為全國個人提供社保代繳、公積金代繳等服務(wù)。
對消費者而言,理賠難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投保人通常認為,自己購買了保險,只要發(fā)生相關(guān)意外,保險公司就都會賠償。但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是車險、意外險、健康險還是大病險,保險公司拒賠的案例和糾紛都不少。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大家首先要有一個概念,保險并非有險必保,也并非有保必賠。并不是所有的事故都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那么,什么情況下的理賠會被保險公司拒賠?拒賠又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呢?
01
案例:2003年11月30日,張紅(化名)與某壽險公司簽訂了一份重大疾病定期保險合同,被保險人是王剛(化名,張紅的丈夫)。2007年12月9日,王剛被查出患有肝癌,后張紅要求保險公司理賠。保險公司則拒絕賠付保險金,同時決定終止保險合同,理由是張紅“過失未如實告知”。但張紅稱自己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王剛是乙肝患者,自己并不存在故意或過失。但在庭審時,保險公司則向法院提交了王剛向醫(yī)生陳述的患有乙肝20多年的病歷記錄。
點評:業(yè)內(nèi)人士介紹,目前80%以上的拒賠都因沒有“如實告知”引起。在簽訂保險合同中,投保人未能履行必要的告知義務(wù),以致引起糾紛,甚至導致無法獲得賠償。
消費者在購買壽險或健康險產(chǎn)品時,投保書上通常都有“健康告知”一欄,要求被保險人就自身健康狀況以及既往病史進行如實告知。根據(jù)《保險法》規(guī)定,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故意或因過失未進行健康告知的,足以影響保險公司決定是否承?;蛘咛岣哔M率的,保險公司有權(quán)解除保險合同。而一旦出險,保險公司也多以“帶病投保且未如實告知”為由拒絕理賠。
02
案例:劉太太于2008年5月6日為先生投保了一份分紅型終身壽險,當年9月初,劉先生因為罹患胰腺炎住院大半個月。此前劉太太投保時,聽說隔壁鄰居因為胃炎住院,最后得到保險公司3000多元理賠款,覺得保險很好。于是,她也馬上向保險公司申請了理賠。最后,收到了保險公司的拒賠通知書,上面說:“劉先生投保的險種為終身壽險,保險責任中不含醫(yī)療保障?!?/span>
點評:種什么花,得什么果。買什么樣的保險,承擔什么樣的責任。由于沒有搞清手中所持保單的保險責任,而向保險公司索賠,但最后遭拒的情況也比較多見。
每一份保險都有自己特定的保險責任,保險并不是萬能的,并不是“百險皆?!?,買保險不能望文生義。作為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在買保險前一定要看清楚保險的理賠范圍,知道出險之后什么能賠、什么不能賠。
03
案例:喜歡水上運動的柳先生和朋友相約前往海邊沖浪,在出發(fā)之前,他和朋友各自購買了一份短期旅行意外險。不幸的是,由于安全裝備有限,在沖浪進行過程中,柳先生突然掉入水中,因未能及時施救,且水比較深,最終柳先生溺水身亡。事后,柳先生家人到保險公司索賠時,保險公司做出了拒賠的決定。拒賠理由為,柳先生購買的意外保險承保范圍中,攀巖、漂流、潛水、滑雪、蹦極、沖浪等高風險活動所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chǎn)損失均屬于保險公司免責條款。
點評:免責條款是指保險合同中的除外責任,又稱責任免除。指保險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約定,不承擔保險責任的范圍。當前市場在售的大部分險種都設(shè)有一定的免責條款,比如,車險中的酒駕、肇事逃逸,壽險中的兩年內(nèi)自殺以及上述旅行意外險中的“高危運動”等。如出險事故屬于責任免除條款中已明確列明不賠付的項目,保險公司就會明確拒賠。
對于保險消費者來說,在投保前一定要看清免責條款的相關(guān)描述,如條款中部分專業(yè)概念、術(shù)語理解不清,一定要向客服人員進行咨詢,最大限度地避免日后糾紛,保護自己的權(quán)益。
04
案例:2010年3月26日,退休教師老章為自己購買了一份終身壽險,附加終身重大疾病險。到了當年5月,老章被確診罹患胃癌,老章和其家人立即向保險公司索賠,但卻被保險公司告知不承擔保險責任。拒賠原因為老章的保單雖然在3月26日已生效,但還有180天的重大疾病觀察期,對于觀察期內(nèi)罹患的重大疾病,保險公司不承擔保險責任。
點評:保險公司到底賠不賠錢,很多時候還與保險期限有關(guān)。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要看保險合同是否有效,是否在等待期(觀察期)內(nèi),是否在保障期內(nèi),進行索賠時,是否還在索賠時效內(nèi),這些都與保險公司是否賠錢有直接關(guān)系。
具體到醫(yī)療健康險而言,這類險種常有免責期(或觀察期、等待期),即保險合同生效后,還需一段觀察期。一般而言,疾病住院險多為30天,重大疾病險是90天或者180天。如果在上述保險合同約定的觀察期內(nèi)罹患重大疾病或者病逝,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05
案例:2009年10月底,剛剛出院回家的彭先生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要求對其30多天的住院費用、醫(yī)療費用進行理賠,共計13308元。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保險公司拒絕賠償,理由是彭先生未及時繳納保險費,保單已經(jīng)中止。
點評:根據(jù)新《保險法》規(guī)定,合同約定分期支付保險費,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險費后,投保人自保險人催告之日起超過30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或者超過約定的期限60日未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效力中止。保單中止后發(fā)生的保險事故,無論是否屬于保險責任,保險公司均可以拒賠。
保單中止并不等于保單終止,還是有“復活”的可能。只要投保人重新足額繳納保費,被中止的保單就能復效。人身險保單2年內(nèi)都可以復效,超過2年不繳納保費的,保險人有權(quán)終止保單。
06
案例:王先生自行駕車到外地出差,沿途因不小心撞上石塊導致水箱漏水。情急之下,王先生就近找了一家修理廠修好車輛繼續(xù)趕路。幾天后出差回城才想起報案,但保險公司以王先生沒有及時報案和自行修復為由拒絕賠償。
點評:按照大部分車險的合同規(guī)定,在發(fā)生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的事故后,被保險人應(yīng)采取合理的保護、施救措施,并立即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同時要在48小時內(nèi)向保險公司報案。此外,發(fā)生保險事故后未經(jīng)保險公司核定損失,被保險人不得擅自對車輛進行修復。否則保險公司有權(quán)重新核定,直至拒絕賠償。
因此,在發(fā)生車險事故時,車主切記不要擅自對車輛進行盲目修理,要等保險公司定損后再行修理。此外,無論投保何項險種,在發(fā)生需要向保險公司索賠的情況時,都要及時聯(lián)系保險公司客服,如超出合同規(guī)定的索賠時間,則保險公司有權(quán)拒絕賠償。
07
未提供必要材料拒賠
案例:2009年5月,43歲的陳先生因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造成了手臂殘疾,事故發(fā)生后,陳先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曾經(jīng)投保的一份保額20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于是,他帶著身份證明、病歷單、出院證明等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不過,理賠之路遇到了一些小麻煩,保險公司告訴陳先生,他還需要提供意外事故證明、法醫(yī)學鑒定書或醫(yī)院鑒定診斷書。
點評: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要得到保險公司理賠,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yīng)當提供與確認保險事故性質(zhì)、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guān)的證明和資料,這對保險公司核賠工作會起到關(guān)鍵作用。因此,大家不妨在申請理賠前,對保險合同中理賠條款做個了解,必要時致電保險公司核賠部門,對自己所需搜集的材料弄清楚。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shù),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chǎn)品。用戶只需要關(guān)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wù)。了解詳情請咨詢: 4001118900
標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