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隸屬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業(yè)界權威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為個體用戶提供專業(yè)的社保和公積金在線繳納服務,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
人壽保險的概念
人壽保險是以人的生命為保險對象的一種保險。具體地說, 保險人通過訂立合同, 在向被保險人收取一定保費以后若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發(fā)生保險合同規(guī)定范圍內的保險事故即死亡或生存時, 保險人有義務給付保險金。
人壽保險是人身保險的一種, 它是以人的生命為保險標的, 以人的死亡和生存為保險事故。人所面臨的風險有很多例如, 死亡、 傷殘、 疾病、 年老、 失業(yè)等。 人壽保險是為解決死亡風險和年老風險而設立的保險業(yè)務, 這些風險都屬于可保風險。當發(fā)生這些風險時, 人們需要得到物質上的幫助, 這種物質上的幫助可以有許多渠道, 而人壽保險則通過保險金的給付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每個被保險人只需交納規(guī)定的保費以最低的代價得到需要的保障。
二、 人壽保險原理
人壽保險原理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一) 生命風險的客觀性
生命風險, 年老及死亡, 是客觀存在的, 一般來說, 保險所承擔的風險事故必須是屬于偶然的或不可預料的。那么生命風險是否屬于可保風險的范圍呢? 理想的可保風險通常須符合四項條件
風險是可以預測的。死亡和年老所要預測的是死亡年齡或各年齡的死亡率。 雖然對于某個人來講, 很難確定他的死亡時間, 但是根據精算原理, 利用以往大量的死亡記錄, 可十分準確地計算出人在每個年齡的死亡率, 并根據死亡率計算人壽保險的保險費。
損失幅度不能過于巨大, 也不能過于微小。 人壽保險是在訂立合同時提前將保險金額確定好, 因而可以人為地控制損失幅度。
有眾多的同類暴露單位。每個人都面臨死亡和年老的風險, 人壽保險有廣大的市場, 對于每個險種, 每個年齡都會有眾多的被保險人。
損失發(fā)生是不可預料的。 生命風險, 死亡和年老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必然要發(fā)生的, 如何理解偶然和不可預料呢?偶然和不可預料主要是指三個方面: ①發(fā)生與否的不可預料。 不可預料是指事物的隨機性或不確定性。與其對立的確定性事件是指風險肯定發(fā)生或肯定不發(fā)生。 ②知道風險會發(fā)生, 但發(fā)生的時間不可預料。 ③事件發(fā)生的原因與結果的不可預料。 生命風險中, 死亡是必然發(fā)生的, 但何時發(fā)生是不可知的; 年老是必然發(fā)生的, 但其壽命長短是事先不可知的, 都屬于未來事件, 所以生命風險是不確定的事件。
因此, 生命風險不僅客觀存在, 而且是可保風險。
(二) 大數(shù)法則原理
大數(shù)法則是保險產生和發(fā)展的科學基礎。人壽保險費是根據損失發(fā)生的概率即死亡率或生存率計算而得的, 每個年齡的死亡率可以根據過去的死亡記錄得出, 過去的死亡記錄越多, 計算而得的死亡率就越具有穩(wěn)定性。在確定保險費時所用的死亡率都是預定死亡率, 大數(shù)法則確保了未來死亡發(fā)生的可能性與事先預估的死亡率基本相同。 另外, 大數(shù)法則還要求人壽保險必須有大量人參加,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損失發(fā)生的穩(wěn)定性和保險經營的穩(wěn)定性。
(三) 損失均攤、 均衡保費
保險學原理中的損失均攤是指將少數(shù)人的損失由多數(shù)人承擔(均攤) , 這是保險公司經營的基本原理。 人壽保險中的損失均攤有其特殊含義。
人壽保險費的計算基礎是各年齡的死亡率。人的死亡率除幼年外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每一年齡的死亡率都不相同。 死亡率是逐年變化的, 且變化幅度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 特別是到了老年以后, 死亡率上升幅度更大。 按照費率計算的一般原理, 人壽保險的保費是逐年遞增的。 這種按照各年齡死亡率計算而得的逐年更新的保費稱為自然保費, 其計算公式為某年齡自然保費 (1+ 利率)= 保額 此年齡死亡率即某年齡自然保費=保額 此年齡死亡率/1+利率
自然保費剛好用于當年的死亡給付, 沒有積累使壽險經營每年達到平衡。 但由于死亡率是逐年遞增的, 因此自然保費也是逐年增加的, 且增加速度越來越快, 給壽險經營帶來困難, 表現(xiàn)為: ①如果按照自然保費收取保險費的話, 老年時的保險費高于年青時數(shù)倍, 使被保險人在年老最需要保險保障時, 將因缺乏保費的負擔能力無法參加保險, 削弱了人壽保險的社會效益。 ②容易出現(xiàn)逆選擇。 由于費率年年更新, 往往身體好的人因負擔過重而退出保險, 而身體不好的人卻堅持投保, 從而使正常情況下計算出的費率難以維持。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 人壽保險多采用均衡保費代替年年更新的自然保費。均衡保費是指投保人在保險年度內的每一年所繳保費相等。 均衡保費與自然保費在數(shù)值上有很大差別如表 5- 1。
表中的死亡率來源于美國 1958 年 CSO 生命表, 保費是按保險金額為 1000 元, 年息率為 3% , 35 歲參加、 70 歲到期的死亡保險計算而得。由表 5-1 中數(shù)字可看出, 均衡保費在早期高于自然保費, 晚期低于自然保費, 即是用年青時多繳部分彌補年老時少繳的部分, 將死亡風險造成的損失均勻地分攤于整個保險期間, 使人壽保險具有與其他保險不同的特性。
(四) 風險均等原理
也可稱為風險的同質性原理。風險均等原理就是指每個風險單位發(fā)生損失的機會是相等的。由于人的死亡率因年齡不同而不同, 因此不同年齡的人購買相同性質的保險時所繳納的保費是不相同的。再有, 性別也會使死亡率不同, 女性的死亡率一般低于男性的死亡率, 因此, 女性和男性保費應該是不同的。這都是運用風險同質性原理的結果。
影響風險同質性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 ①年齡。②性別。③職業(yè)。④健康狀況。⑤體格。⑥居住環(huán)境。⑦家族病史等。
無憂保通過中國人社部認證許可,擁有完善的資金監(jiān)管體系,并采用業(yè)界領先的SaaS模式+云計算加密技術,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無憂保關心每個個體對安定美好生活的追求,基于微信端便捷操作,滿足個體社保繳納需要。
標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