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隸屬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業(yè)界權威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為個體用戶提供專業(yè)的社保和公積金在線繳納服務,全面開啟中國個體社保自由繳時代。
湖南衛(wèi)視近日一檔節(jié)目曝光姜某為騙取保險金,自己偽裝成下肢癱瘓的殘疾人,還偽造事故將自己小舅子殘忍殺害,兩年后,又將釘子釘入熟睡的妻子頭中,隨后報警謊稱意外事故,主要是為了騙取保險金,如今姜某的不法行為正在受到法律制裁。姜某的案例只是諸多騙保案中的一個典型。
在姜某的案例中,案發(fā)前他已給妻子投保數(shù)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而后給妻子吃安眠藥讓其熟睡,借機將釘子釘入其頭中,目前其妻子仍臥在病床并失去語言能力,姜某的伎倆并未得逞,此案也正在審理當中。與此類似的“殺人騙?!卑讣诂F(xiàn)實中偶有發(fā)生。
去年常州便發(fā)生一起殺妻騙保案,李某去年3月5日與廖某結婚。3月8日和10日,李某分別為廖某購買了兩份人身意外險共計400萬元,并把受益人從“法定繼承人”改為李某本人。5月9日,廖某死亡,李某看起來悲痛欲絕,稱妻子溺水身亡。但經(jīng)調查和檢驗,死者身體無明顯致命外傷,系生前溺水死亡,隨著案件的深入調查,李某的陰謀也就此曝光,他為騙取巨額保險賠償金而將妻子殺害,當?shù)貦z察機關已就此案向法院提起公訴。
在壽險領域,騙保常見的做法是投保人帶病投保以騙取保費,不少消費者在獲知自己得大病后才購買重疾險,等到觀察期后向保險公司索賠,甚至有網(wǎng)友發(fā)帖表示,自己患某種慢性重疾,想買重疾險為以后出險做準備。不過很多案例中因涉及金額巨大最終暴露,這樣不但無法獲得賠償,反而會受到法律懲罰。
一位專家提醒,新《保險法》中增設保險合同“不可抗辯”條款,規(guī)定保險公司自知道解除事由起,超過30日不行使解除權的,其解除權消滅,保險公司設計每個險種都會考慮潛在風險,通過設置觀察期和免責期來作為風控的手段,如重疾險,觀察期通常為180天,心臟、腎臟等特殊疾病的觀察期甚至可達一年。所以這種帶病投保的形式即便獲賠也容易錯過病情治療最佳時期,而且期間有可能發(fā)生生命危險。
相對壽險騙保通常以生命和健康為代價,財產險騙保案更為普遍。目前,我國保險欺詐的“重災區(qū)”在機動車及第三者保險。車險理賠上的伎倆不勝枚舉,最常見的是偽造事故,特別是一些4S店與車主或者是保險公司相關人員串通,偽造事故以騙取車輛維修費用。如北京西城檢察院對24起假豪車事故提起公訴且予以判決,共騙取保險金43萬元,法院已對兩名修理廠人員以及公估查勘員予以判刑和罰款。
偽造事故也有多種形式,如深圳王某利用工作便利,取得相關車輛的機動車行駛復印件,然后與他人串謀,偽造交通事故認定書、民事判決書、死亡注銷證明和火化證書等索賠材料申請索賠,共騙得保險金22萬元。經(jīng)當?shù)厝嗣駲z察院起訴,王某以保險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
現(xiàn)實生活中保險欺詐的伎倆還有很多,在家財險和企財險中還存在虛構保險標的情形。如某人投保家庭財產險后,被盜微波爐一臺,價值2000元,在保險公司理賠時,其家中本無電視機,卻謊稱家中有一臺價值1萬元的彩色電視機被盜,騙取保險金。
近年來,保監(jiān)會以及各地保監(jiān)局也掀起一系列打擊騙保的活動,去年保監(jiān)會專門發(fā)文對騙保行為進行重拳打擊,要求各部門健全行業(yè)協(xié)作加強反欺詐機制,推動車險欺詐信息共享。事實上,對于騙保行為,我國《保險法》已明確規(guī)定,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即保險欺詐行為,包括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未發(fā)生保險事故而謊稱發(fā)生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等。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當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shù)額在1萬元以上的;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shù)額在5萬元以上的。根據(jù)我國《刑法》第198條的規(guī)定,犯保險詐騙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無憂保通過中國人社部認證許可,擁有完善的資金監(jiān)管體系,并采用業(yè)界領先的SaaS模式+云計算加密技術,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無憂保關心每個個體對安定美好生活的追求,基于微信端便捷操作,滿足個體社保繳納需要。
標簽: 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