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是經(jīng)過杭州工商局注冊,注冊資本500萬元,為正規(guī)的法人企業(yè)。專注為全國個人提供社保代繳、公積金代繳等服務。
2006年是基金年,2007年是股票年,這些投資收益頗豐的產品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而保險則遭到遺棄。其實對于保險而言,不論是牛市還是熊市,它都是不可缺少的理財產品。因為保險既是一種保障,又兼有投資收益。但現(xiàn)實中部分市民存在重投資而輕保障的心態(tài),在保險保障不足的情況下去“熱追”高收益高風險的投連險等產品,在行情不好時又選擇退保,往往忽略了保障的功能。對此,本刊小編特專訪了中美大都會人壽廣東分公司總經(jīng)理張簡志漢,讓我們了解保險真正的涵義。
保險先重保障再重投資
《私人理財》:中國股市在近一年多的時間內上漲了5倍多,股市的火爆也催生了眾多“股民”“基民”。在較高回報率的吸引下,保險成了理財品種中受冷落的產品。對此您怎么看?
張簡志漢:近十幾年來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特別是加入WTO后速度更快。民眾的財富也在不斷積累,尤其是近兩年內資本市場較大的財富效應讓民眾忽略了保障的需求。對于國內的民眾而言,還需要建立起一個正確的資產配置與理財?shù)挠^念,不要過于側重投資而輕視保障。
長期來看,股市起起伏伏,存在一定的風險。中國股市10多年的歷程也是幾經(jīng)“牛熊輪回”的。股票投資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不可心存僥幸。當然如果股市一直向上漲,風險就被掩蓋起來。但股市一旦下行,股民的財富就會虧蝕,可能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因此,投資者單一地運行股票或基金的理財策略是缺乏理性的,應該多方面配置家庭理財結構。其中人身與家庭的保障投資是基礎。這就好比我們人的需求一樣,首先要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再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滿足保障的需求再去投資,至少使自己的家庭財務保持穩(wěn)健,立于不敗之地。另外,理財投資還要注重平衡性,通盤考慮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與收益率,分散投資到不同屬性的品種,這樣才能從容應對人生不虞之需。
《私人理財》:您剛才也強調了保險首先強調的是保障,其次是投資。那么對于投資者而言,在目前通貨膨脹時期,如何選擇保險品種,既能滿足保障又具有投資功效呢?
張簡志漢:商業(yè)保險是從保障開始的,其投資功能是逐漸發(fā)展起來的?,F(xiàn)在,保障與投資兼投是沒有問題的,像分紅險,既有保障,又有收益。其實,萬能險也是如此。現(xiàn)在連投連險也加強了保障功能??梢姡顿Y者的選擇還是很多的。
不過,我們強調,客戶投保的主要動機是什么?如果客戶在保障沒有滿足之前,應該把投資擺在第二位,先把保障滿足了,再考慮如何與投資相結合起來。對于人身保障,首先考慮一些意外險和健康險等。當保障得到滿足后可考慮投資型險種。如果你比較保守,可以購買分紅險或者萬能險。如果你的風險承受程度高,可以購買投連險。所以呢,這些產品都是不同的,側重點還是在照顧好保障之后,再考慮兼顧投資的問題。
關于通貨膨脹的問題,其實分紅險的設計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它每年的分紅可以抵銷部分通貨膨脹,或者甚至超過通貨膨脹率。萬能險的收益設計也是考慮到了通脹。而投連險的風險就比較大,它隨著資本市場的起落去調整它的價值??傊?,市民選擇產品,主要看其承受的投資能力。
保險品種尚待完善
《私人理財》: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險品種基本上趨于雷同,在國內這么大的保險市場,保險公司如何來增強自己的品種優(yōu)勢,在眾多保險公司中脫穎而出?
張簡志漢:保險產品沒有專利權,也無謂有知識產權。所以,今天你開發(fā)一個新產品,明天我也可以推出同一款產品來。這造成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之間都大同小異,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其實,各公司之間的真正差異在于觀念。所謂的觀念是指保險公司在經(jīng)營時的理念與策略。
保險公司在推展業(yè)務時,它的觀念與態(tài)度是很重要的。如果它強調的是客戶的保障,就盡量配合客戶的保障需求去設計產品;如果強調的是客戶的投資,就能配合客戶的投資需求去設計產品。因此,產品是配合客戶的需求而被設計出來的,各公司經(jīng)營的角度不同決定了其產品及其品種的的差異。因此,不能說從增強產品的角度來突顯公司的“優(yōu)勢”,問題在于客戶這一端。一家保險公司要建立起自己真正、長期的優(yōu)勢最終將在于“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理解和掌握客戶的市場需求,為客戶作需求診斷,然后為他們設計出最適合的方案,再用產品套用在方案上,而不是以產品的推銷為導向。
《私人理財》:由于物價上漲和加息預期加強,目前一年期存款的稅后利率已達3.42%,而壽險的預定利率仍未突破2.5%.這會不會造成傳統(tǒng)壽險的吸引力的下降?
張簡志漢:目前來看,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知道,傳統(tǒng)型壽險的保額是根據(jù)預定利率來制定的,也就是說保戶最后拿到的賠付額度,是在多年前設計產品時按照某一假定的利率水平推算出來的。這一預定利率如果長期低于通貨膨脹的增速,則將影響到保戶的利益,因為他們拿到的是一份“縮水”的保障。反過來,如果預定利率長期高過銀行利率的話,保險公司的經(jīng)營將面臨困難。
由于短期的銀行利率水平難以預估,因此,保險公司設計產品時的預定利率可能高過它,也可能低于它。但總的來說,保險公司在設計預定利率時采用的是一個長時段的平均利率值。而且,據(jù)我所知,目前雖然保監(jiān)會規(guī)定的預定利率仍為2.5%,但好幾家保險公司報備的新產品的預定利率已到了3%.可見,保險公司為了增強它們的產品的競爭力,也會隨著市場的利率水平做調整。所以,這個問題從長期來說應該不大。
我國保險業(yè)處于起步階段
《私人理財》:在國外,民眾對保險的信任度較高,而相對于國內往往對保險從業(yè)人員有一種防備心理,保險糾紛也較多,您覺得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改善這一現(xiàn)象?
張簡志漢:之前保險公司是追求快速發(fā)展,追求規(guī)模效應,而忽略了素質的需要。這造成不少保險糾紛問題。當然,這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民眾的保險觀念不到位。他們總認為,我買了保險,就什么都得保。很多糾紛是由于認知與期待的差異而產生的。所以,一方面,我們要不斷地提升這一行業(yè)的形象;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從本身做起,以保險的意義與功能教育給消費者。長久來說,商業(yè)保險是國內社會邁向小康與和諧社會一定要走過的路。商業(yè)保險越發(fā)達,我們的社會越容易走向小康與和諧。如果這個行業(yè)不能從自身做起,從市民的教育做起,就無法達成共識。因此,要改善這一現(xiàn)況,一方面是消費者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從“好”去發(fā)展,而不是只強調“快”。
目前,國務院與保監(jiān)會都注意到這個問題,要求“又好又快”地發(fā)展,把“好”提在前面,相信保險市場將不斷完善發(fā)展。
《私人理財》:您曾在臺灣地區(qū)從事保險行業(yè),您認為臺灣地區(qū)保險理念與內地有什么不同,您怎么看待內地的保險市場?
答:由于臺灣地區(qū)的商業(yè)保險業(yè)開放的時間比較早,民眾的保險觀念已經(jīng)比較強,目前全臺灣地區(qū)投保率達到200%以上,即每個人有2張以上的保單。而內地開放的時間較晚,民眾的保險意識沒那么強,目前投保率僅為10%左右。再比如歐美等成熟的國家與地區(qū),就不會出現(xiàn)重投資而輕保障的事情,民眾建立起一個比較好的資本配置。因此,從保險的深度與密度來看,臺灣地區(qū)和國外的保險業(yè)都較為發(fā)達,民眾的投保意識也較強。相比之下,國內的保險業(yè)剛剛起步,目前民眾的保險意識還沒到位,保險業(yè)的“行格”也在下降。這需要時間磨合。
當然,中國保險市場的潛力巨大,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無法比擬的。單從人口來講,13億人,不管從保險的深度與密度看,潛力將是無窮的,這也就是為什么世界上所有大的保險公司都想到中國開展商業(yè)保險業(yè)務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張簡志漢:
現(xiàn)任中美大都會人壽廣東分公司總經(jīng)理,歷任臺灣南山人壽保險公司法務科主任、臺灣英國保誠人壽保險公司管理系統(tǒng)協(xié)理、信誠人壽保險公司管理總監(jiān)兼發(fā)言人、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區(qū)域拓展體系執(zhí)行主管。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了解詳情請咨詢: 4001118900
標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