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F已覆蓋100+城市,注冊用戶達到500000+,并與招商銀行、中國人保、平安保險、眾安保險、愛康國賓等名企達成戰(zhàn)略合作。
我國社會醫(yī)療統(tǒng)籌基金的保障存在“高覆蓋范圍、低保障水平”的特點
資深保險顧問建議,購買了社保,還要個人購買商業(yè)險加以補充
商業(yè)保險做補充
讓您的保障面面俱到
如今,我國社保的參保人群范圍不斷擴大,但因為社會醫(yī)療統(tǒng)籌基金的保障采用的是“保而不包”的原則,存在“高覆蓋范圍、低保障水平”的特點。因此,無論是費用報銷的比例還是保障的范圍,都有一定的風險缺口。為此,中國人壽的資深保險顧問宋培琳建議,購買了社保,還要個人購買商業(yè)險加以補充。
社保與商業(yè)保險都不可缺
“我已經買了全部的社保,保障應該夠了吧!還有必要購買商業(yè)保險嗎?”面對社保覆蓋的范疇越來越廣泛,現在有不少市民都對是否補充商業(yè)保險存在疑問。不過,只要搞清了社保和商業(yè)保險的保障范疇,您就會發(fā)現,如果要想得到最全面的保障,社保和商業(yè)保險兩者都不可缺失。
據了解,社會保險是由政府統(tǒng)籌,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yè)、生育等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能夠獲得國家、社會補償和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包括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和補充醫(yī)療保險,是一種低保障廣覆蓋的醫(yī)療體系。
但風險是無處不在的。宋培琳表示,社保雖然在醫(yī)療、養(yǎng)老、工傷、失業(yè)、生育等方面能解決基本的費用問題。但一個人除了工作過程中受到傷害以外,還可能會在其他地方或場所受到傷害,同時這些傷害帶來的經濟負擔很有可能是社保無法完全覆蓋的。例如,在非工作時間遇到的意外事故無法用工傷保險進行保障;例如社保中的生育保險是在醫(yī)院生育孩子過程中醫(yī)療費用補償,但沒有針對在孕育孩子過程當中發(fā)生像宮外孕、葡萄胎等或者出生的孩子有先天疾病或身故的補償。
宋培琳建議,市民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需要重點強化的方面進行社保和商業(yè)保險的雙重保障。
按需投保 以年收入5%~20%為宜
宋培琳說,商業(yè)保險不僅扮演著重要的保駕護航角色,還能作為特定的準備金,以備投保人將來急需用錢。她建議,對于已經有了全部五項社保的市民來說,每年拿出年收入的5%~20%,根據自身情況按需投保更加理智。一個成年人除社保外,最好還要有20萬元保額的意外傷害保險、20萬元保額的定期壽險以及20萬元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
首先,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必不可少。宋培琳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隨著醫(yī)療改革的深入和醫(yī)療費用的不斷上升,重疾險的保障作用就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市場上的重疾險保障疾病種類從7種到三四十種不等,且通常都包含了常見的心血管、器官性和老年性疾病,有了這三大類,基本上就滿足了一般投保人的保障需求。
據了解,一般性的意外保險責任包含了意外身故和意外殘疾兩項保障內容,有花費少、保障大的特點,如10萬元的保額,保費在200元左右。宋培琳認為,在購買時市民應選擇特色險種、套餐險種,這樣既便宜,保障又高,如意外險+醫(yī)療組合、家庭套餐組合等。此外,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特色商品。
其次,需要考慮一定量的養(yǎng)老險。物價上漲讓貨幣的購買力連連下降,宋培琳表示,市民為了在退休后擁有與退休前同樣的生活品質,就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她表示,商業(yè)養(yǎng)老險除了能補充養(yǎng)老金外,還是一項保險又穩(wěn)定的投資方法。
第三,女性應為自己購買一份專業(yè)的女性保險,例如專門針對女性疾病、生育等方面的保險產品。
第四,可以考慮為家人購買一份投資型保險,如分紅險。每年的分紅或每隔幾年的分紅,可以為日常生活增加收入,即便是中途失業(yè),也會有一定的資金支持。
強制“五險”增加成本
小企業(yè)考慮“轉嫁成本”
上周,《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guī)定(草案)》的公布引發(fā)了社會廣泛關注。市民紛紛表示歡迎,但部分專家和小企業(yè)卻有些“郁悶”———因為社保也是企業(yè)成本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企業(yè)成本節(jié)節(jié)攀升的當下,社?!恫莅浮窌λ麄儙碓鯓拥挠绊懩兀砍啥嫉钠髽I(yè)們都是怎樣做的呢?
大中型企業(yè)基本全覆蓋
“莫說三險了,我們單位早就開始給員工購買五險一金了。”成都某大型民營企業(yè)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對成都商報記者說,對公司來說,給員工買五險一金,也是公司提供給員工的一項內部福利,只是公司會根據每個員工的收入、職務不同,購買不同比例的保險。對一家大型企業(yè)來說,這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種途徑。
成都一家機械制造公司的負責人吳總對成都商報記者表示,盡管目前國家強制要求購買的只是養(yǎng)老、醫(yī)療和失業(yè)三大保險,不過公司還是主動為員工購買了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拔覀冞@種生產型企業(yè),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風險,幫員工購買了工傷保險,不僅員工受傷后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公司也可以減少一些支出。此外,購買生育保險,則是公司人性化管理的一種體現。畢竟,對女員工來說,生孩子是人生一件大事,懷孕和生產期間的開銷比較大,而生育保險能緩解一下家庭經濟壓力?!?/p>
成都一家大型設計院的工程師小王對成都商報記者透露,單位在員工福利方面一直做得比較好,不僅購買的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很高,而且員工對此也具有充分的知情權。員工只要憑借個人在公司的編號信息和密碼,就可登錄公司內網的財務人力資源管理自助查詢系統(tǒng)。其中,在員工收入查詢明細一項,每個月工資、獎金、五險一金繳納情況等一覽無余。如果對發(fā)放的工資金額有質疑,可以向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反映,可相對及時地進行調整。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大中型企業(yè)對《草案》都持樂觀和積極的態(tài)度,“畢竟是員工福利嘛,能提供的我們肯定盡量多的提供?!?/p>
小企業(yè)個體戶考慮“轉嫁成本”
不過,日前有調查顯示,盡管有近四成職場人擁有規(guī)范的“五險”,但也有35.6%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沒有任何保險保障。而如果入職后發(fā)現該單位沒有給員工上“五險一金”,38.9%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會離職,22.24%的職場人表示會“忍氣吞聲”,覺得去勞動部門舉報很費事,萬一被單位知道了,還有可能導致自己丟飯碗,只有18%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會投訴舉報。
“我當初選擇跳槽,就是因為我所在的公司工作壓力大,但是又不給我們三險。說買這部分保險對公司來說成本開支太大,不如把工資提高一點,讓員工自己去購醫(yī)療保險。但是,這幾年干下來,我累個半死,但收入并不高,我還是打算換一家能提供五險一金的公司去干,那樣,我自己也會心安一些。”成都某公司白領李小姐對記者感慨。
而成都一家小餐館老板劉穎(化名)更是向記者倒起了苦水,來我們這里打工的很多都是農村出來的務工人員,他們一般是干幾個月,遇到農忙就回去務農,農閑又再出來,員工流動性太大,基本每個月都有人走,確實沒辦法幫他們買五險一金。有些員工就直接說,本來自己工資就只有1000多元,要是再買了保險和公積金,到手的錢實在太少了,還不如多發(fā)點現錢實惠。
劉穎還對記者透露,現在做餐飲,隨著原材料、人工成本等上漲,利潤越來越少,如果要幫每個員工都購買五險一金的話,那么餐館可能就會把這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無憂保通過中國人社部認證許可,擁有完善的資金監(jiān)管體系,并采用業(yè)界領先的SaaS模式+云計算加密技術,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無憂保關心每個個體對安定美好生活的追求,基于微信端便捷操作,滿足個體社保繳納需要。了解詳情請咨詢: 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