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車買了一年多時間了,現(xiàn)在還上不了牌和保險,變成一堆廢鐵停在家。”昨日,謝女士致電本報,她在2014年在龍華一家4S店訂購了一輛新車,結(jié)果因為4S店失誤,導(dǎo)致她訂購的車輛車架號掛在了其他車輛上,至今4S店也沒給她一個合理解決方案。
據(jù)謝女士介紹,她是2014年6月在龍華一家4S店訂購了一輛小車,包上牌、保險一共花費(fèi)17萬元,車牌沿用的自己以前的車輛上的。今年2月份,她接一家保險公司電話,稱她的新車上的車架號是另一輛車的,這時謝女士才明白自己購買的新車車牌與車架號不相符。另一方是一名港籍車主,購買的車輛和謝女士的一模一樣,只是兩人車架號互相調(diào)換了。
這名港籍車主車輛出了事故,保險才發(fā)現(xiàn)了這一錯誤,賠償金額達(dá)到2萬元,需要謝女士簽字才能理賠。考慮到對方車輛維修金額高,謝女士在保險單上簽了字,想著找4S店,將兩人車架號換回來??墒遣痪弥?,這名港籍車主又出事故了,但謝女士這一次拒絕在保險單據(jù)上簽字。
得知自己車牌與車架號不符合,謝女士從2月份之后不敢開車了,一直與4S店方面溝通。4S店也承認(rèn)是他們公司的失誤,但與港籍車主溝通不順暢,對方不愿將車架號調(diào)換。隨后,4S店向謝女士提出了三個方案,第一個方案“將錯就錯”,4S店可以跟保險公司溝通,先幫謝女士上保險,但是小事故保險公司能夠理賠,大事故保險公司就不能提供賠償;第二,謝女士需要等待,4S店會與對方車主溝通,將對方車輛過戶到謝女士名下;第三,謝女士可以直接起訴車行。
可是溝通了許久,兩部車車架號遲遲無法調(diào)換回來,謝女士也不敢開車上路,就這樣一直車放在家里。記者隨后聯(lián)系該4S店,對方表示,兩部車都是一樣的,確實是他們公司失誤,他們正在積極與那名港籍車主協(xié)商,不過對方提出了賠償要求,公司方面正在商討,會盡快就此事給謝女士回復(fù)。
標(biāo)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