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女士只工作了一個月就因傷致殘。盡管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法院均判決薛女士應該得到賠償,然而時至今日,賠償還只是書面上的事——為何兩年得不到賠償?
痛失右手 索賠無果
2001年1月18日對河南省焦作市32歲的薛女士來說,是一個切膚之痛和終生難忘的日子。
在這之前,薛女士來到一家小印刷廠工作,每天的收入只有10元錢。但對于丈夫每月不足300元的工資和3口之家來說,這點收入也能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更何況馬上就要過春節(jié)了,薛女士希望節(jié)前再掙一點兒錢,過一個稍微寬松的春節(jié)。
1月18日,薛女士像往常一樣按時趕到工廠。包工頭安排她操作模切機加工紙箱。這個工作談不上緊張,機器速度的快慢可以自己調(diào)整;包工頭也沒定任務量;這種活也不復雜,手工操作,一次放一張紙箱片,再用機器軋一下,薛女士負責取出軋過的紙箱片。
9點多鐘,大家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突然,模切機工作臺傳來一聲慘叫,機器也嘎然而止,原來是薛女士的右手被軋傷。雖經(jīng)醫(yī)院搶救,但薛女士永遠失去了右手和一段手臂,成了一個殘疾人。
過完春節(jié),薛女士開始向包工頭索要四五萬元的工傷賠償。包工頭也認可,希望四五萬元能了結(jié)此事,但又稱一下子拿不出這么多錢,愿意分期支付。不管包工頭的用意如何,薛女士家人拒絕了他的建議。因為包工頭是外地人,薛女士家人擔心承諾落空,仍然堅持一次性付清,那怕賠償金少一點都可以。雙方最終沒有達成協(xié)議。
仲裁有果 薛女士獲賠償
薛家為工傷和賠償金的問題又專門找了律師。律師認為此事應該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并幫助薛女士向所在地焦作市解放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解放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立案后查明,該印刷廠屬街道辦事處的下屬企業(yè),便通知辦事處讓印刷廠為薛女士報工傷。但印刷廠予以拒絕。理由是他們已經(jīng)把機器設備租賃給了包工頭,薛女士受傷不是印刷廠的事,不應由印刷廠報工傷。但經(jīng)解放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工作,幾個月后,印刷廠終于為薛女士報了工傷,并在空白的“工傷人員認定卡”和“河南省職工工傷證”加蓋了公章。但事情并沒有了結(jié)。
2001年5月和9月,解放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兩次審理此案。印刷廠出示了向包工頭出租機器設備的出租合同。合同同時約定,租賃期間出現(xiàn)的一切工傷均由包工頭負責。據(jù)此,印刷廠認為自己不應該承擔工傷賠償責任。然而,解放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jù)原勞動部關于企業(yè)租賃過程中發(fā)生工傷事故如何劃分事故單位的復函,認定印刷廠必須承擔責任。印刷廠則依據(jù)《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yè)企業(yè)租賃經(jīng)營暫行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認為薛女士的工傷賠償應由包工頭承擔。
因調(diào)解無果,解放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01年12月5日作出裁決:印刷廠賠償薛女士135192元。當薛女士拿到裁決書的時候,距離受傷時間已經(jīng)接近一年了。
廠家不服 再三上訴
自己只是出租設備,包工頭雇的人受了傷,反而讓我賠償,印刷廠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這個仲裁。在接到仲裁書20天后,印刷廠向解放區(qū)法院提起訴訟。法庭上,印刷廠再次陳述自己只是設備出租,并非租賃經(jīng)營,薛女士沒有受雇于印刷廠,并出具證據(jù)和證言,請求法院確認印刷廠與薛女士不存在勞動合同法律關系。而薛女士則拿出了蓋有印刷廠公章的“工傷人員認定卡”和“河南省職工工傷證”。
2002年6月20日,解放區(qū)法院作出判決,駁回印刷廠訴訟請求,如數(shù)賠償薛女士。
印刷廠仍然不服,繼續(xù)上訴,又提出薛女士辦理的“工傷人員認定卡”和“河南省職工工傷證”程序違法、勞動保障部門沒有以書面形式通知工傷認定決定,等等。但二審法院的判決是,勞動爭議仲裁部門和原審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法院也同時認為,印刷廠在承擔賠償責任之后,可以依據(jù)租賃合同的約定向承租人進行追償。
執(zhí)行無望 難以高興
薛女士雖然贏得了官司,但她卻高興不起來,受傷致殘這么長時間分文賠償未得,家庭境況日益艱難。找到印刷廠要賠償,印刷廠一口一個太虧了太冤枉,只字不提如何履行判決。薛女士只好申請執(zhí)行。然而執(zhí)行的路也走不通。因為印刷廠的注冊資金只有區(qū)區(qū)11.5萬元,前年23萬元的外加工款因?qū)Ψ降归]而收回無望,所欠的十幾萬元原料款至今未償還,工廠的主要設備已經(jīng)被債主保全,印刷廠的職工已經(jīng)幾個月沒活干,也沒有工資。印刷廠一直不敢組織生產(chǎn),擔心法院扣押原料和產(chǎn)品。即便是印刷廠按照法院的判決向承租人追償,可印刷廠連4000元的訴訟費也無力支付。
由此看來,盡管法院的法錘已經(jīng)敲定,但薛女士何時拿到賠償金還是個未知數(shù)。
編者按 薛女士因傷致殘讓人同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和法院的判決,為弱者討回了公道,維護了弱者的權(quán)益,讓人欣慰,然而薛女士何時拿到傷殘賠償金又讓人替她操心。薛女士通過什么途徑才能拿到賠償金、何時能拿到傷殘賠償金?希望讀者和法律工作者暢談己見、指點迷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