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的養(yǎng)老院 紫禁城中“老太太”的聚集地
2016-11-25 08:00:12
無憂保


【導(dǎo)讀】:慈寧宮是整個太后宮區(qū)最為突出的宮殿,初建的慈寧宮并不叫這個名字,它本名是仁壽宮,是明代嘉靖帝為母親蔣太后修建的宮殿。不止如此,萬歷年間的慈圣李太后,萬歷帝的鄭皇貴妃、昭妃等人都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過。明熹宗死后,他的皇貴妃等人也移居到了這里。所以,也有人將慈寧宮稱為“老太太的聚居地”。
按照封建禮儀,皇帝是不能夠與前朝的妃嬪一起住在東西六宮的。于是,為了安置過世的皇帝的遺孀們,就特地建造了這片宮殿供她們居住,可以說,這片宮區(qū)就是宮中的“養(yǎng)老院”。
太后們不敢住的慈寧宮
慈寧宮是整個太后宮區(qū)最為突出的宮殿,初建的慈寧宮并不叫這個名字,它本名是仁壽宮,是明代嘉靖帝為母親蔣太后修建的宮殿。不止如此,萬歷年間的慈圣李太后,萬歷帝的鄭皇貴妃、昭妃等人都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過。明熹宗死后,他的皇貴妃等人也移居到了這里。所以,也有人將慈寧宮稱為“老太太的聚居地”。
清沿明制,慈寧宮主要是作為皇太后居住的正宮,眾多電視劇中的皇太后也都是住在慈寧宮??蓪嶋H上,清朝的皇太后住進慈寧宮的寥寥無幾,至于原因嘛,就不得不提起慈寧宮里清代的第一位住客了。
順治十年,慈寧宮修葺一新,孝莊皇太后住了進去,成了它的第一位主人。孝莊名布木布泰,清入關(guān)前的天聰年間,她嫁給了比自己大20歲的皇太極,生育了順治帝福臨;福臨即位后,她成為清代第一位太后;順治死后,她又扶助孫子玄燁即位,在康熙年間成為太皇太后。
孝莊太后在慈寧宮度過了四十四年的時光,順治帝為慶祝母后的生日,寫下了三十首詩獻給孝莊太后。康熙主政以后,孝莊太皇太后在慈寧宮頤養(yǎng)天年,康熙帝也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奉養(yǎng)太皇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太皇太后病危,康熙帝悲急交加,晝夜不離地侍奉在慈寧宮,隔著帷幔席地而坐,一聽到祖母有什么動靜,就立刻趕到榻前。據(jù)說,康熙帝還放棄了自己無神論的信仰,在慈寧宮舉行了一場類似于諸葛亮“禳星”般的龐大祭祀儀式,祈求上天讓自己減壽,以換得祖母的康復(fù)。但不久,孝莊太皇太后還是離世了。
悲痛欲絕的康熙帝,堅持在慈寧宮前院所設(shè)帷帳內(nèi)守孝,還想將孝莊文太后的梓宮久留在慈寧宮內(nèi),把慈寧宮作為孝莊文太后的“奉殿”,這個想法被大臣們勸阻說無先例才作罷。但因慈寧宮東“新建宮殿五間”,非常得孝莊的喜愛,康熙就把東側(cè)五間殿拆了下來,將建材全部運到了孝陵的紅墻外,在原地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這才將它作為了太后的“暫安奉殿”。
據(jù)傳,慈寧宮自此以后就出現(xiàn)了異象,入住的太后、太妃們,有的說每天晚上都能聽見奏樂的聲音,有的說在墻上能看到宮女太監(jiān)們排隊走過的影子,還有的說有一口井,白天往下看井底是石頭、雜草,但晚上再往下看,井底就會有水,水上倒映的卻不是自己的臉……這些傳說在宮中越來越玄,以致后來的太后、太妃們都不愿意住在慈寧宮,她們紛紛向皇帝進言,說自己的身份“壓”不住這座令人敬畏的太后宮,請求另地而居。
孝莊以后,慈寧宮再也沒有迎來一位長時間居住的主人,只有崇慶皇太后在80歲壽辰以后,在慈寧宮住了幾年。此后的慈寧宮就成為了偶設(shè)大宴,舉行受冊、受寶等重要典禮的處所了。
太后太妃們的真正寢宮:壽康宮
太后太妃都不愿意入住慈寧宮,那她們都住在哪呢?原來,慈寧宮的西側(cè)還有一組結(jié)構(gòu)完整,設(shè)施齊備的建筑,這就是孝莊以后太后太妃們的寢宮壽康宮。說起壽康宮,就不得不提《后宮甄嬛傳》里的甄嬛了。
乾隆帝的生母崇慶皇太后也不愿意住在慈寧宮,可當(dāng)時的太后宮區(qū)又只有慈寧宮和咸安宮,咸安宮還被雍正帝改為八旗子弟上學(xué)的地方,其他的殿宇又有一些年老的妃嬪居住,怎么辦呢?于是,乾隆帝決定把慈寧宮西側(cè)的外墻拆掉,專門為自己的生母建造一所宮殿,就是壽康宮。
壽康宮南北三進院,院墻外東、西、北三面都有夾道,西面夾道外還有幾間房子。院落的南端是壽康門,門前有一個封閉的小廣場,廣場的東面是徽音右門,可直接通往慈寧宮。壽康宮正殿面闊5間,還有東西兩個配殿,面闊三間。壽康宮彩畫繪制的是“龍鳳和璽”,這種和璽彩畫只用于皇家宮殿、壇廟的主殿及堂、門等重要建筑上,是彩畫中等級最高的形式。在紫禁城中,壽康宮的規(guī)模并不算宏大,但結(jié)構(gòu)完整,設(shè)施齊備,有常駐的大夫,備有常見的藥材,還有廚師和衛(wèi)士。
崇慶皇太后在壽康宮居住的日子里,乾隆帝每天或者每隔一兩天就會前往壽康宮問安。
在崇慶皇太后壽辰時,為給太后祝壽,乾隆帝特地在壽康宮為母后舉辦宴席,在席上,乾隆還特地穿上彩衣跳舞,就為了博母親一笑,還率領(lǐng)皇子、皇孫、額駙依次排成隊起舞捧觴。
崇慶皇太后去世后,乾隆帝一遇年節(jié)還要到壽康宮拜謁母親的故居,拈香追念,做了太上皇后,還是如此。
崇慶皇太后之后,壽康宮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太后的養(yǎng)老之地,這里的三宮、四所等宮殿還供太妃太嬪等居住。道光朝的孝和睿太后、咸豐朝的康慈皇太后等人都曾在此頤養(yǎng)天年,連權(quán)傾朝野的慈禧太后為彰顯自己的皇太后身份,也在壽康宮住了一段時間。
最后一個住在壽康宮的人,并不是太后的身份,她是瑜太妃赫舍里氏。宣統(tǒng)皇帝登基,一開始是隆裕太后撫養(yǎng),隆裕太后死后,瑜太妃便接著撫養(yǎng)退位后的溥儀。
北京政變后,溥儀及其妻妾都被逐出紫禁城,瑜太妃和瑨太妃因年老不便,得以暫留紫禁城。瑜太妃在紫禁城的最后時日,就是在壽康宮度過的,幾天后,瑜太妃也蹣跚著離開了紫禁城。隨著這位老太妃的離場,壽康宮的大門也轟然關(guān)閉。
太后壽宴的舉辦地:壽安宮
壽康宮北,英華殿的南邊是壽安宮,它始建于明代,初名為咸熙宮,嘉靖四年改稱咸安宮。雍正帝在此興辦咸安宮官學(xué)。乾隆十六年,崇慶皇太后六十大壽,皇帝將咸安宮改建為壽安宮,作為敬獻母親的壽禮。
壽安宮前后三進院落,東西各有跨院。正門壽安門有隨墻琉璃門3座,正殿壽安宮位于中院,面闊5間,進深3間。壽安宮是作為舉辦太后壽宴的重要場所,乾隆在此為太后就辦過三次隆重的大壽。
崇慶皇太后大壽時,從壽安宮到京西暢春園,一路張燈結(jié)彩,每數(shù)十步就有一座戲臺。乾隆身著龍袍、袞服,騎著高頭大馬作為前導(dǎo),率領(lǐng)王公大臣和妃嬪親自躬請跪迎,場面極為壯觀。
壽安宮最初是沒有戲臺的,就在祝壽演戲的時候,臨時搭一個戲臺,直到乾隆二十六年,壽安宮內(nèi)才建起三層大戲臺。但這座戲臺的出現(xiàn)也可以說是曇花一現(xiàn),在嘉慶四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被拆除了,現(xiàn)在坐南面北的五間殿就是在原戲樓的方位改建的,壽康宮內(nèi)的春禧殿也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現(xiàn)今的壽安宮不再是太后壽宴的場所了,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已經(jīng)在此落成。
后宮生活:想象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先皇去世后,后宮的妃嬪們就移居至慈寧宮、壽康宮一帶,也不經(jīng)常出入其他地方了,這個區(qū)域也遠離東西六宮、御花園,雖然好像地位變高了一些,但是生活上就不那么如意了。
皇太后享有后宮中最高的禮遇,每年可得二十兩黃金,二千兩白銀,一百二十四條名貴獸皮,四百個銀紐扣等等,每天的開銷名目更為繁多。而一些地位稍低的太妃,住到這片“養(yǎng)老院”后就更沒有地位了。一般她們都只能拿一點微薄的例銀,生活困苦,有的甚至不得不私下里做些針線活,讓太監(jiān)偷偷地拿到市上去才能換點錢花。
嘉慶年間,穎貴太妃住進了“養(yǎng)老院”,她一生雖無子無女,卻有幸撫養(yǎng)了慶親王永璘,兩人感情也甚為深厚。嘉慶五年,穎貴太妃迎來了自己的七十壽辰,但是以穎貴太妃的地位,根本就不能享受豪華的壽宴盛典。所以,籌備壽慶的時候,也是冷冷清清,無人問津。只有永璘興沖沖地送來禮品,卻也因此受到了嘉慶帝的降旨切責(zé),永璘只好領(lǐng)旨悻悻然而歸。如此一來,穎貴太妃的壽辰就更沒有一點歡樂可言了,20天后,穎貴太妃就悄然去世了。
其實在這片太后生活區(qū),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佛堂多。清代在修建慈寧宮的時候?qū)m中的二層大殿改為了一座大佛堂,此外,滿族還有“祭必寢”的舊俗,在壽康、壽安各宮里都設(shè)了佛堂,連慈寧花園中的亭臺樓閣,如慈蔭樓、寶相樓、吉云樓等,也都被改造成佛堂。
慈寧花園里之所以有這么多的佛堂,與孝莊太后也有著脫不開的關(guān)系。孝莊太后來自蒙古族,相信藏傳佛教。有一次,孝莊皇太后發(fā)生中風(fēng),康熙帝急忙命令御醫(yī)前去診斷,待孝莊清醒后,她立刻就讓人找來親信喇嘛乃寧活佛為他診治。乾隆帝在重修慈寧宮的時候,還特別在東圍房南邊建了一個小佛堂,專門供奉孝莊皇太后的靈位,不時派人念經(jīng)。
雖然說慈寧宮一帶是紫禁城中的“養(yǎng)老院”,但住在里面的太妃、太嬪們也并不全是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太。有的“太妃”、“太嬪”十幾歲就開始守寡了,生活從此也與歡樂無緣,只能在清寡單調(diào)的生活中了此一生。
當(dāng)然,慈寧宮偶爾也有歡樂,給皇太后上徽號,皇帝冊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萬壽節(jié)等時候,都要在這里舉行盛大的慶?;顒印R仓挥羞@個時候,才能在那些遺孀的臉上看到些許的笑容。但這樣的活動畢竟一年也只有那么幾天,其余的大部分時間,她們的生活就是焚香禮佛,從佛界尋求精神安慰和寄托,乞求升天或是再修來世。
[1] 洪釗:《中國歷史宮殿:故宮之謎》
[2] 王鏡輪:《紫禁城全景實錄》
[3] 秦國經(jīng),苑洪琪:《紫禁城皇家生活全景》
[4] 王艷芝:《紫禁城里的老北京》
[5] 未齊:《紫禁城中的寡婦院—慈寧宮》
[6] 姚於:《太后宮區(qū)探秘:為什么沒人敢住慈寧宮》
[7] 周冉:《壽康宮:清代真正的太后寢宮》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quán)歸無憂保所有,轉(zhuǎn)載務(wù)必注明來源;
轉(zhuǎn)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quán)、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