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繳社保多增利 海洋王上市謀圈錢
2016-11-28 08:00:10
無憂保


【導讀】:2011年,3500多名海洋王員工共計從公司獲得的工資、獎金、津貼及其他福利費用為4.36億元,人均12.5萬元左右,以前述社保繳費標準計算,海洋王2012年應繳社會保險超過1.37億元。
少繳社保多增利 海洋王上市謀圈錢?
最低工資標準 住房公積金 利率 科技股顯示行情隱藏行情承諾背后有“圖謀”
此承諾只是對原有問題的賠償,而對投資者或小股東的侵害卻未考慮。
粉飾報表早已成為國內擬上市公司為達到上市條件所采取的“常規(guī)”手段,造假合同、少計成本、虛增利潤等等手法屢被曝光。
而深圳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洋王)的手法則顯得更為直接:以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為員工繳納社保,實際繳費標準與應繳費標準嚴重不符。
“(海洋王)以最低標準繳納社保的事,在最近幾年經(jīng)常被離職員工投訴到所在地深圳南山區(qū)社保局稽查科。”一位海洋王離職員工告訴《中國經(jīng)營報》記者,除少繳社保虛增利潤外,海洋王近年來還采取“以罰代管”的方式管理營銷隊伍,利用假合同沖業(yè)績。
海洋王上市造富豪
此外,2010年,海洋王公布的繳費員工人數(shù)為3576人,但已繳納的社保費用為1874.6萬元,人均5242元/年,月均僅436元,反向推算,海洋王3576名員工在2010年平均月工資僅為1384元。
而深圳市公布的2010年最低工資標準為1100元/月,1384元/月的平均工資略高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這與海洋王公布的員工收入極不相符。
僅以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保,海洋王的薪酬體系嚴重違規(guī),涉嫌少繳社保虛增收入,但這還不是海洋王薪酬體系的全部漏洞。
“2010年深圳開始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公司也沒有具體解釋這個事情,到現(xiàn)在,我仍然沒有享受這個待遇。”海洋王駐青島某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海洋王駐外銷售同事很多都沒有享受住房公積金待遇。
記者數(shù)次以傳真、郵件、電話的方式聯(lián)系采訪海洋王,希望能對以上事實和數(shù)據(jù)加以核實,但都未得到正式回應,“采訪函早已收到,董秘外出,我會轉交給他。”海洋王證券辦公室工作人員如是答復記者,但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公司一直未予回復。
在海洋王招股書中,公司實際控制人周明杰、徐素及法人股東江蘇華西集團公司曾就社保責任作出承諾,“如存在因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違反社會保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或違反住房公積金規(guī)定而受到行政處罰,及因員工追索而被主管部門判令賠償,我們承諾將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海洋王上市過程中由于違反社保規(guī)定帶來的利潤虛增和多圈的錢如何處理?誰為二級市場投資者負責?”一位資深市場人士指出,海洋王實際控制人如此承諾顯示出公司在社保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雖然實際控制人有此承諾,不過此承諾只是對原有問題的賠償,而對投資者或小股東的侵害卻未考慮。
一年“節(jié)省”社保費用數(shù)千萬元
“公司一直按照深圳最低工資標準給我們繳存社保。”
完善合理的薪酬體系是公司保持穩(wěn)定經(jīng)營的基本前提,而除了工資、獎金外,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也能讓員工保持忠誠度。
按照目前國內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體系,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依法享有“五險一金”,即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各地繳費標準略有不同,但通行標準為以上一年度員工月均收入為基準,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各項保險比例分別為:養(yǎng)老保險20%、醫(yī)療保險8%、失業(yè)保險2%、工傷保險0.5%、生育保險1%,合計31.5%;而個人繳納標準為養(yǎng)老8%、醫(yī)療2%+3元、失業(yè)1%,工傷險和生育險個人不繳納。”一位企業(yè)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需要注意的是,繳納基礎中的上一年度月均收入并非僅指工資,而是包含工資、津貼、獎金等在內的實際收入。
“(公司)一直按照深圳最低工資標準給我們繳存社保。”海洋王一位剛剛離職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海洋王的生產(chǎn)工人月收入(稅后)3000元以上,這部分只有幾百人,銷售人員月收入基本在5000元以上,“業(yè)績好的可以過萬元”。
在國內主要的論壇及聊天工具中,海洋王員工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社保繳費嚴重違規(guī),“每年都有員工去社保局反映。”前述員工說。
根據(jù)海洋王招股說明書,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共登記在冊員工3504人,其中,管理人員251人,生產(chǎn)人員396人,營銷人員2499人,技術研發(fā)人員358人。
而其2011年財務報表中應付職工薪酬一項顯示: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共計7775.36萬元。該項統(tǒng)計表中關于養(yǎng)老等五項社會保險與住房公積金都未出示具體數(shù)額。以此計算,海洋王人均年工資等4項收入總和為2.219萬元;月均為:1849元。
同時,在銷售費用一欄中,2011年5.6億元銷售費用中,銷售人員工資、獎金及福利費為3.59億元,占比64.08%。
也就是說,2011年,3500多名海洋王員工共計從公司獲得的工資、獎金、津貼及其他福利費用為4.36億元,人均12.5萬元左右,以前述社保繳費標準計算,海洋王2012年應繳社會保險超過1.37億元。
蹊蹺的是,海洋王招股書中工資總額只有2011年一項數(shù)據(jù),這樣投資者對其2011年應繳社保費用只能大致估算。
“從員工人數(shù)上來看,2010年比2011年還多了幾百人,工資總額(不包含銷售費用里的工資等)差別應該不大。”財務人士依照海洋王招股說明書測算后說,其2011年應繳社保費用也應在1.17億元左右。
數(shù)據(jù)顯示,海洋王2011年已繳納的社保費用只有3295.9萬元,這與前述估算社保費用差額達8000萬元。
毛利率畸高存隱患
“月底了,又得開始做假合同了。”一位海洋王員工在QQ群里抱怨。
“‘以罰代管’的模式對我們的銷售壓力太大了。”前述青島員工告訴記者,每到月底,銷售主管會讓銷售人員錄入銷售漏斗,下個月月底將未生成的計劃直接變?yōu)榭蛻舻牟少徍贤?ldquo;最終如果未能形成銷售,主管就把合同撕毀,然后扣工資”。
“由不得我們,在客戶和公司銷售主管面前,我們就是夾心餅干。”該員工告訴記者,海洋王2008年以后采用“以罰代管”的方式管理營銷團隊,制定了各種各樣的罰款規(guī)則,在高壓的銷售政策面前,甚至會私刻客戶公章制造假合同。
連續(xù)三年業(yè)績大幅增長,年綜合毛利率超過70%,海洋王被質疑最多的地方就是制造假合同沖業(yè)績,這與前述員工的描述極其相似。
根據(jù)招股書,海洋王在同行業(yè)可比毛利率說明中表述,雪萊特、佛照、勤上等4家公司2011年平均毛利率為27.52%,海洋王卻高達70.48%。同時,近三年內,海洋王綜合毛利率一直高于可比公司40個百分點以上。
同時,2011年海洋王當期期末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jù)余額為4.41億元,同比凈增1.18億元,占當期營收33.36%。
“在國內同類產(chǎn)品中,海洋王的產(chǎn)品質量的確不錯,但相比飛利浦、庫柏等國際知名品牌,實事求是地講,海洋王產(chǎn)品的故障率和返修率明顯偏高。”前述員工表示,客戶基本都是國企,大型煤礦、海上礦井、隧道等采購方并不在意占比很小的照明設備采購,在銷售過程中,“給回扣很普遍”。不過,大型國企正逐步將采購權上移,實行集中采購制度,“這可能是造‘假合同’沖業(yè)績的根本原因。”該員工表示,在高壓銷售政策下,離職的越來越多,“當然,新入職的員工更多”。
每到月底,銷售主管會讓銷售人員錄入銷售漏斗,下個月月底將未生成的計劃直接變?yōu)榭蛻舻牟少徍贤?神秘的國家收儲
包鋼稀土(600111)2012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主營業(yè)務收入達到35.7億元,同比增加68.72%,凈利潤達到12億元,同比增長149.44%。財報中解釋稱為“稀土產(chǎn)品價格以及銷量同比均有所增加”。
不過,上述有色行業(yè)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稀土價格自去年三季度達到峰值后大幅下跌,主要產(chǎn)品目前價格比最高值跌去近六成,市場需求也出現(xiàn)環(huán)比下降的趨勢,但包鋼稀土仍保持了如此高的業(yè)績增長,極有可能是獲得了國家收儲的支持。
有媒體報道稱,去年年中,國儲局進行了一次秘密收儲,當時以輕稀土品種為主。而國儲局近期正在開展第二次收儲,此次收儲的品種為鏑、鋱和銪,前兩個品種為重稀土,銪為輕稀土。中國鋁業(yè)(601600)集團、五礦集團和包鋼稀土參與了正在進行的稀土國儲工作。但收儲具體數(shù)量和價格現(xiàn)在還不明確,有市場傳言稱,價格相比目前的現(xiàn)貨市場有溢價。
資料顯示,目前氧化銪含稅價6600~6800元/千克,氧化鋱5500~5800元/千克,氧化鏑3800~3900元/千克。
包鋼稀土董秘張日輝曾對外表示,國家收儲不方便透露,但公司在一季度加大了對“重點大客戶”的銷售力度,下游客戶集中度提高了。
此外,籌劃已久的稀土交易所也即將掛牌,上述接近包鋼稀土高層的人士介紹,稀土交易所將于2012年8月8日稀土大會時成立,是包鋼稀土、廣晟有色(600259)等企業(yè)一起組建的公司制法人,全名為“包頭稀土產(chǎn)品交易所有限公司”。
不過對于稀土交易所的具體運作模式,上述人士稱:“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現(xiàn)在都還不太清楚。”該人士還透露,包鋼稀土正在謀劃編制稀土指數(shù),但具體進展不詳。
“交易所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市場發(fā)現(xiàn)價格,但隨著中國稀土行業(yè)的整合,市場逐步被少數(shù)幾家企業(yè)壟斷,因此眼下成立稀土交易所的目的有可能是中國企業(yè)為了爭奪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權。”上述分析師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