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特地從各大公積金網(wǎng)站,國家政府官網(wǎng),公積金中心咨詢了解了國家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國企、民企、銀行的員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金額,發(fā)現(xiàn)最高與最低之間30倍的公積金數(shù)量差距,絕非空穴來風。其中,銀行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數(shù)額最大,職工受益最高。
銀行住房公積金繳存金額
銀行被認為是最牛的公司,因為他們的公積金最高達到了9000元。算上銀行自身補貼的9000元,光公積金銀行工作人員一個月就可能繳存1萬8。不少銀行職員表示,9000元的公積金并非離譜,在有的銀行過萬的公積金比比皆是,有的銀行還會每月給管理層發(fā)放高達數(shù)千元的住房補貼。
公務員住房公積金每月大概3千。按照國家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國家機關(guān)職工繳存的公積金比例,有嚴格規(guī)定。比如說,一位中部省份的廳局級干部,一個月的公積金是3000元。
在一位在北京市工作近5年左右的員工留言給小編,他每個月存入卡中的公積金有近1000元,加上單位補貼的1000元,一個月有近2000元的公積金。
公積金反映社會收入差距懸殊
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職工本人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shù)×職工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職工本人住房公積金月繳存基數(shù)×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住房公積金繳存跟當?shù)刎斦徒?jīng)濟發(fā)展情況、單位福利情況相關(guān)。公積金相差懸殊總的來講跟我們社會的收入差距懸殊是相關(guān)的,它只是一個反映而已。
比如說勞動力的分化,有些人變成稀缺的人才,就會要求很高的薪水。公司沒有他不行,所以公司就想盡一切辦法去給他提高待遇,把公積金當做一個吸引員工的手段。
所謂的稀缺有可能是因為他的能力,也有可能是因為他處在的職位。還有些人就屬于比較弱勢群體,因為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是可替代性比較強,所以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就不高,不管有無公積金這項福利,都會選擇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