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6月保險資金傳出加倉基金的消息后,保監(jiān)會一系列放松險資投資的政策已先后出臺。7月23日,保監(jiān)會發(fā)布了《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認為,這將刺激險資的進一步投資。
此外,保監(jiān)會還在醞釀《關于保險資金投資股權和不動產有關問題的通知》,還將對險資投資進行大松綁。
據透露,險資可投資的股權投資基金包括并購基金、新興戰(zhàn)略產業(yè)基金等。其中,并購基金的投資標的包括上市交易的股票,但僅限于戰(zhàn)略投資、定向增發(fā)、大宗交易等非交易過戶方式,規(guī)模不高于該基金資產余額的20%。這實際上變相放寬了險資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例。
然而,保險機構是否會如人們所愿進一步加倉權益類資產,仍存疑問。
“7月份,保持沉默的中國平安(微博)(44.70,-0.23,-0.51%)增加了些我們交易類的產品(交易所可以交易的基金)”上海某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jiān)表示。這是繼國壽、人保、新華人壽等傳出加倉消息后,險資大鱷平安傳出的最新動作。
但是,從多家保險公司獲悉,險資的加倉并非一致性的戰(zhàn)略行為,博取交易性機會可能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
險資調倉
據悉,6月底險資投資基金占比從5%到6%,提升至7%到8%,這也是自去年底以來,險資首次提高基金投資占比。
截至今年6月底,保險投資資金總額約4萬億元,以此測算,6月份險資的加倉資金為800億元。
進入7月,時而傳出險資加倉基金權益類資產的動靜。上周,有多家基金公司發(fā)現,中國平安也開始加倉權益類的基金。“什么時候中國平安加倉了,才能算險資一致性加倉。”有基金公司策略研究員表示。
但無論是6月份800億險資入市,還是7月份國壽、平安進一步增加基金配置,都未能改變市場跌跌不休的態(tài)勢,7月24日,滬指開盤便擊穿了所謂的鉆石底——2132點。
“這里面有個理解差錯。”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她經常跟保險機構接觸。據其介紹,險資雖在6月份增加基金投資的配置,但是固定收益類產品配置更多。
此說法得到北京一家保險公司債券投資經理的認同:“我們公司固定收益類的配置比例超過80%。目前雖然債券收益率走低,但股市仍然不很樂觀,我們依然會將更多的配置集中在固收類產品上。”
此外,6月前險資對權益類資產的加倉也有許多被動成分。據人保的投資經理介紹,在3月份結算完之后,2012年新增的資金需要投資,于是便增加了權益類資產配置。
而進入7月,仍有險資加倉信息傳出,甚至是增加權益類基金的配置。經了解,險資近期的操作是兩種思路,一是調倉;二是抓交易性機會。
有分析指出,險資進行左側交易,進而加倉,但多家保險公司透露出來的信息并非如此。
中國人壽(19.70,-0.13,-0.66%)一位投資經理透露,在3月份,國壽對權益類資產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減倉。“那是內部一致性的行為,各個投資經理都在執(zhí)行”,但近期并無一致性的加倉操作指令。
市場傳出國壽在7月11日一天加倉70億元,對此該投資經理表示,“半年過去了,我們對表現不好的基金進行了減倉,同時也增配了表現較好的基金。”
而平安加倉的對象更多的是交易性基金,就是在二級市場買賣的產品。“上周平安在二級市場買了我們的指數基金。”上海有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透露,險資對主動型的產品沒有明顯加倉。
新華人壽方面也透露,該機構對主動型基金的投資是萎縮的,但是近期增加了交易型基金的配置。
上述上?;鸸臼袌霾咳耸空J為,購買交易型產品而非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其目的更多的是想獲得較為短期的交易性機會,“或許是為了博取短期的反彈”。
基金搶灘新業(yè)務
令市場期待的是,保監(jiān)會一系列松綁保險公司投資的舉動,將會刺激險資對權益類投資的配比。
“這就如同松花江和松花蛋之間的關系,基本沒有關系。”有保險公司人士對此表示,如果險資對股市不看好,即便允許更多資金入市也并無意義。“現在險資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遠低于規(guī)定上限。”
但對于基金公司而言,則意味著新業(yè)務的拓展。
“以前他們(保險公司)只是購買基金產品,現在他們可以直接把資金交給基金或券商做專戶。如同社?;?/a>那樣。”深圳某合資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7月24日,多家基金公司都在討論《暫行辦法》可能帶來的商機。
“我們跟保險公司進行了溝通,當前他們更愿意購買債券型的產品,我正在做份報告,向領導匯報。”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在他看來,擁有6.77萬億元資產規(guī)模的險資隨便撒一點點,都夠基金公司賺的了。“保險公司過去接觸的主要是公募產品,對基金公司的專戶團隊缺乏了解,初期可能是試探性的和多家基金公司合作。”
但對于小基金公司和拿到專戶業(yè)務時間短的基金公司而言,《暫行辦法》將阻礙它們分得這杯羹的機會。
因為根據《暫行辦法》,基金公司若想取得保險公司的專戶業(yè)務,要滿足“取得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yè)務資格三年以上”,和“最近一年管理非貨幣類證券投資基金余額不低于100 億元”兩大硬性條件。
【無憂保提示】根據銀河證券統(tǒng)計,目前僅有33家基金公司能夠入圍。但當下已有73家基金公司獲批,這意味著,只有不到一半的基金公司能夠嘗到險資委托投資的頭啖湯。“雖然未來我們能夠達到要求,但是市場已經瓜分完畢。”北京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對此頗感遺憾。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