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2月某晚,一輛凌志小轎車行駛至惠州市博羅縣某路段時,突然撞上路邊大樹嚴重受損。保險公司根據(jù)電話錄音懷疑當時真正的駕駛者為喝了酒的胡某,而錢某則涉嫌頂包,按照保險條款規(guī)定酒駕肇事保險公司不負責賠付。胡某為此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
聽錄音懷疑是頂包
一審判決書顯示,該起交通事故中受損車輛的被保險人為胡某,是某公司的老板。當晚,胡某即致電保險公司和交警,通知到事故現(xiàn)場處理。胡某描述該車因車胎突然爆裂,引致方向失控而撞到樹,造成車身嚴重受損。交警認定車輛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但初步確定肇事司機為胡某的下屬錢某。其后,胡某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在保險范圍賠付各項損失共計12萬余元。
對此,保險公司方面拒絕了。理由是胡某在事發(fā)后謊報事故經(jīng)過,偽造事故發(fā)生過程,導致事實無法查清,因此不負責賠償。保險公司認為,事故車輛屬于酒后駕駛造成。其依據(jù)是車輛發(fā)生事故后,胡某致電保險公司人員前往勘驗,電話錄音證實,胡某報案時稱車上只有他一個人。當保險公司客服人員問“發(fā)生事故的時候,車是誰開的?”胡某答:“我開的。”
可最終交警確定的當事司機卻是男子錢某,胡某事后解釋錢某是他的司機,當晚他本人因為喝了一瓶啤酒,在事發(fā)前半小時將車交給錢某,讓對方送他回家半途出事,即兩人同在車上。保險公司根據(jù)錄音懷疑錢某是胡某叫來為其酒駕頂包的,因此不愿理賠。
雙方有意庭外調解
理賠遭拒,胡某于是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一審時,對于保險公司出示的錄音證據(jù),胡某方面解釋稱當時因為喝了酒,面對詢問所做陳述并非全屬本意。且因錄音證據(jù)前后共出示了兩次存在不同之處,為此懷疑錄音存在刪節(jié)修改等問題,真實性存疑。
保險公司還出示了另一份調查證據(jù)——通話清單。保險公司方面認為,如果事發(fā)時胡某與錢某在同一輛車上,為何在事發(fā)后還要通過電話通話?對此胡某解釋為該次通話是不小心觸碰后誤打的。
一審法院認為,現(xiàn)有證據(jù)不足以推翻交警部門所作出的駕駛員是錢某的認定,對保險公司主張不予采信。故判決保險公司賠付胡某車輛維修費14.9萬余元。
保險公司不服上訴,該案昨日在廣州中院二審,雙方依然圍繞事故涉嫌酒駕頂包的焦點展開了交鋒。庭上胡某代理律師指出證據(jù)中胡某與錢某唯一一次有效電話通話記錄是在交警到場后進行,在證據(jù)上再次讓保險公司處于不利位置。雙方為此進入庭外調解階段,暫時未有結果。
無憂保提示:看來買保險也不一定保險。如果是醉酒駕駛,保險公司一般都是不予以賠償?shù)?。司機朋友還是應該開車當心,為你及也為被人考慮,遵守交規(guī),謹慎駕駛才是硬道理。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