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我們都選無憂保網!用戶最信賴網上投保平臺!
【摘要】地鐵沉降是許多國家和城市在建設使用地鐵中需要面對的一個巨大難題,在中國,上海、北京和武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鐵下沉。目前,17個國家近500名隧道工程建設領域專家齊聚上海,舉行中國國際隧道工程研討會。
已在研究應對地鐵沉降
“‘上海地鐵之父’劉建航院士曾經說過,上海地鐵在不斷沉陷,這是一個安全隱患。”國內著名隧道專家、中科院院士孫鈞在會上指出。但就目前地鐵的沉降程度,他表示,還未危及到結構的安全,尚在可控范圍,只是個別車站、個別部位漏水。他強調,這種沉降不是完全沒有辦法解決。目前一些研究機構已經有一些預測、控制的辦法。
建設將重點考慮地下空間
研討會上,市建交委總工秦云在現場發(fā)布的論文報告中提出,上海城市地下道路規(guī)劃已在研究,延安高架南北兩側等市區(qū)多個區(qū)域,正研究和醞釀建地下道路,緩解高架車流量飽和。
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到2020年,中心城區(qū)出行人次將提高到3520萬人次/天,比現在增加19%;人均出行距離由6公里提高到8公里,而其中,東西向城市發(fā)展主軸交通需求將日益快速增長。
秦云表示,東西向將是上海發(fā)展的主軸,串聯了虹橋商務區(qū)、陸家嘴、靜安寺、浦東機場等重點區(qū)域,目前主要依靠延安高架,高斷面流量達到20萬輛次/天,已達到了道路容量極限。目前研究在延安高架以北區(qū)域,增加通道容量,服務虹橋商務區(qū)、上?;疖囌尽⒈蓖鉃┘皸钇值葏^(qū)域。在延安高架以南區(qū)域,增加通道容量,加強浦東南部、徐匯、閔行等地區(qū)與虹橋商務區(qū)聯系。
地鐵的載體主要是軟土,軟土地基自身的變形,地下水的開采導致不均勻沉降,沿線物業(yè)和商業(yè)開發(fā)項目施工導致地表下沉,運營時期列車高密度振動對沿線地層產生動荷載作用等。不過,地下道路建設和運營成本高昂,也給城市救援和防災帶來挑戰(zhàn),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和研究。
無憂保提示:生活中風險無處不在,不要忽視和存在僥幸心理,做好安全保障才是重點,無憂保向您推薦!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