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峰將至,在此,我們在提醒消費者出游時保持理性消費的同時,也呼吁我們的執(zhí)法部門也能嚴查一些收受回扣的商家,打擊一些旅行社的違法行為,從而保護游客的經(jīng)濟利益和合法權益。
疑惑:借鑒斂財黑招很正常?
4月20日下午,在沈陽北站附近一家旅行社幽暗的辦公室內(nèi),張玉民滿臉愁容,對自己的行業(yè)感到無奈與困惑。“我做導游五年了,現(xiàn)在自己做老板,簡直太熟悉這個行業(yè)了。”他點燃一支煙,猛吸一口,“黑旅行社與黑導游聯(lián)合,給旅游市場帶來很大危害,但為了能在競爭中獲勝,像我們這些原本正規(guī)的旅行社也不得不違心‘越軌’,向他們學習。原因很簡單,如果旅行社不收景點商家的回扣,就只有漲價,而漲價則意味著大量的客源將流失。”
張玉民所謂的“黑旅行社”和“黑導游”,其實并不是全指無資格證的非法單位和從業(yè)人員,更指騙人掙黑錢的一些“合法群體”。“來錢確實快啊,縱然是正規(guī)的旅游公司,也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能否與商鋪結(jié)成利益同盟,是旅行社贏利的關鍵,這是旅游市場畸形化的結(jié)果。”“旅行社想靠硬性的團費維持生存,很不現(xiàn)實。而商家給旅行社的回扣很高,誘惑很大,在極低的利潤下生存的旅行社,最后只有與商家結(jié)成坑害游客的利益共同體。有了這樣一張組織嚴密、策劃周全的網(wǎng),游客掏錢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景點商家給旅行社的回扣是銷售價的35%左右;但商家自己并沒有讓利,這筆錢早已轉(zhuǎn)嫁到游客身上。“在消費的過程中,要讓游客感到購物是旅游的一大快樂。對游客的消費發(fā)出贊許,激發(fā)他們繼續(xù)購物的欲望,能夠拿捏好這些技巧才是好導游,才能在這個行業(yè)生存下去。”
此時夜幕降臨,一些跑業(yè)務的導游一一歸來,他們帶著復雜的心情在屋內(nèi)踱來踱去。狹小的辦公室內(nèi)開始變得很忙亂,幾部電話不停響起,游客在電話中細心地詢問旅途中的每個細節(jié)。張玉民聞后,一臉倦容。“現(xiàn)在的游客十分精明,只旅游不購物,即使購物也是利用自由活動時間單獨外出購物。”此類游客最令旅行社惱火。“正常需兩個多小時才能游覽完的景區(qū),導游用一個小時便將觀光解決了,然后將剩余時間全部留給旅游購物。如游客們購物不踴躍,導游就將游客甩在商店里,消耗游客的時間。”
在張玉民手下做導游的林明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去年,有一個老人參加“港澳五日游”。在香港一家珠寶店,老人意外得知該店老板竟然是自己的同鄉(xiāng)。在親熱地嘮完“家常”后,老板爽快地拍拍胸脯說:“看在老鄉(xiāng)情分上,給別人9折,我5折成本價賣你。”當下,老人花10000多元給家人購買了“極品”的鉑金項鏈、鉆石戒指等。沒想到,回沈陽一比較,這些珠寶總價值僅在3000元左右。這其中的原因是,很多旅行社跟當?shù)厣碳掖?,先把客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交給店主,讓店主冒充游客的“老鄉(xiāng)”,使游客放松警惕性,進而猛宰一通。
林明笑著說:“老年人和中年干部最好忽悠,他們認準東西后,花起錢來一點都不猶豫。”
玄機:導游給旅行社發(fā)工資?
“正常情況下,導游的工資構(gòu)成是底薪加出團補助費,有些導游無底薪,只有出團補助,更有導游不領工資,反倒向旅行社交錢。”導游們說。
小編疑惑。一名導游解釋道:“一些旅行社或是零底薪,或只有象征性的少量工資,不過導游的收入并不低———淡季收入超兩千元,旺季帶幾個好團隊可達上萬元。導游向旅行社交錢是近兩年才產(chǎn)生的,主要是非正規(guī)旅行社增多、無從業(yè)資格證的導游增多且相互之間惡性競爭加劇所致。”
一些導游雖然擁有導游資格證,但沒有工資,數(shù)目按游客的人數(shù)支付,怎樣賺錢就只有自己動腦筋了。“眼下,回扣最多的是出國團,因為到了國外,游客的自主權便全部交給了導游,導游掙起錢來也得心應手。”張玉民指出,導游向旅行社“倒扣”的現(xiàn)象通常是一些熱門線路,如到新、馬、泰、港、澳等。黑旅行社的圈子有個行規(guī):帶團走熱門線路的導游,回來要給旅行社“倒扣”,每個游客80-150元不等。也就是說帶一個50人的旅游團,導游要向旅行社交幾千元錢。當然,這還不包括給負責安排線路的人“抽紅”。
貓膩:自費活動到底值不值?
相比游客購物陷阱而言,自費活動的“貓膩”就更多了。
以杭州游為例,旅游即將結(jié)束時,導游往往會向游客提出去一些“特色服務”的景點,但會明確說是自費活動。
林明跑過一年多的“蘇杭游”。他去杭州時,一般會帶客人去洗溫泉,實際上門票并不貴,等泡完溫泉后,服務人員就會拿出一袋袋“西湖胭脂粉”讓游客購買,說是杭州的特產(chǎn),由天然名貴藥材制成的香體粉。其實一袋成本不過1元錢,標價卻是180元,只要每次有幾個游客購買,溫泉商家和旅行社就會獲得一筆不小的利潤。
與之相對應的是,參加境外旅游,看似報價便宜,其實最大的“貓膩”還是在境外自費活動上。對于一些競爭激烈的熱門線路,一些黑旅行社會拋出低于正常成本很多的價格,來吸引游客。只要游客到了旅游目的地,導游就會強迫游客購物和增加自費項目,如賣價四千多元的泰國游,旅行社暗中規(guī)定導游要誘導游客每人增加一千元以上的自費項目,其實總價就是五千元了。
這樣,游客出境到了一些國家或地區(qū),黑旅行社雇傭的境外導游就向你宣傳境外的一些特色旅游點和活動場所。游客若表示想去,境外導游就會告訴你,那是自費項目,大家馬上交錢,立即安排。如若有人說不想去,導游的臉色一變,能把一車人終止旅游,拉回賓館。“自費項目太多,收費價格高且開支不透明,是境外旅游的一個大陷阱。”一名負責海外旅游團的導游說。
他給小編算了一筆帳:不少旅行社,把法國的凡爾賽宮、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劃為歐洲游的自費
項目,不僅要讓游客再掏腰包,而且價格陷阱巨大。實際上,比薩斜塔景區(qū)(不上塔)是不收門票的,導游卻向每位游客收費20歐元(不上塔);凡爾賽宮的門票僅為6歐元,導游卻向每位游客收費40歐元。
廣告:文字游戲的陷阱
打開鋪天蓋地的旅游廣告,各家旅行社都推銷著類似的旅游產(chǎn)品,實際上各家的旅游廣告貌似相同卻內(nèi)有乾坤。據(jù)張玉民講,不少旅行團去外地,幾乎全部安排在市區(qū)小型餐館。開始的時候“8菜一湯”,游客覺得還不錯,但以后他們會發(fā)現(xiàn)菜量會減小,不夠吃。找導游反映,導游會假裝向餐館服務員反映。一番做秀過后,游客的飯已經(jīng)吃完了。“飯菜‘抽條’的背后,是價格交易的結(jié)果。”他說。
住的差價就更多了。一開始承諾的三星級酒店,住宿時會變成“相當于”三星級。而即使黑旅行社給游客提供了標準相當?shù)木频辏【频甑沫h(huán)境也會大有差別。張玉民透露:“一些在機場附近和鐵道旁邊的酒店,房間價格比同級別的酒店便宜幾十元。”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黑旅行社往往還在廣告中“偷換概念。”
其中,一個經(jīng)典的騙術在圈內(nèi)廣為流傳。某導游幾年前帶領一個團游北京,組織“長城一日游”,團費為每人800元。該旅行社老板在出行時,明確地告訴導游不去八達嶺長城,而是去八達嶺水關長城,前者的門票要60元,后者僅15元。當一些游客氣沖沖地找旅行社理論時,老板狡辯稱,他們提供的“長城一日游”的旅游景點游覽標準上寫的就是“長城”二字,不存在欺騙行為。
張玉民神秘地笑著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小小的誘惑都是為了掏盡你的腰包。旅游的景點有的人可能一生只去一次,有的人被騙甚至一輩子都蒙在鼓里。反正這些黑旅行社做一錘子買賣,根本不指望什么回頭客。”“我不介意你們把這里的黑幕登出來,因為只要人有欲望和好奇心就沒法停止被欺騙。”一名導游說了句讓小編“肅然起敬”的話。此話雖片面,但卻反映出游客被侵害利益的背后,一切又是如此和諧。在圍繞游客生錢的利益體系中,幾方事實上已經(jīng)完成了利益轉(zhuǎn)接的合謀,其中缺乏判斷能力的游客反而成了黑旅行社、商家、導游的斂財“幫兇”。
目前在我國,商業(yè)行賄缺乏嚴格的法律界定,“潛規(guī)則”盛行。但愿謝瑞麟案能為旅游行業(yè)敲響警鐘,促進旅游與商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zhuǎn)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zhuǎn)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