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國保監(jiān)會舉行了二季度定時定點新聞發(fā)布會,就今年我國多個省區(qū)遭受水災的保險賠償情況進行了通報。截止到7月15號,受災比較嚴重的安徽、福建、廣東、江西、廣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市的保險業(yè)共接到報案1.3萬起,報損金額6.8億元,目前各項理賠工作正在進行,已經賠付3200起案件,賠付金額2034萬元。
中國保監(jiān)會主席助理、新聞發(fā)言人袁力指出,這次水災很重,造成的人員傷亡很大,從目前我們接到的保險報案情況來看,報損金額只有6.8億元,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百姓投保面很小,原因一方面是保險公司宣傳不夠,另一方面,百姓風險和災害意識還沒有形成。
據袁力分析,在發(fā)達國家,一般的災害事故損失,保險賠償在30%—40%,我們國家目前只接近5%,這是一個很大的缺口。按照社會改革的方向,居民和企業(yè)要通過商業(yè)保險的方式轉移和分散自身面臨可能的意外災害和意外風險。只有保險覆蓋率夠廣,才能真正發(fā)揮保險保障經濟、穩(wěn)定經濟、造福人民的作用。
對于這個問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庹國柱教授指出,保險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政府、保險公司、老百姓共同努力。從保險公司來講,商業(yè)保險公司對家庭財產保險還不夠重視。近幾年,車險深受財產保險公司的喜愛,車險保費的收入甚至占到某些保險公司保費收入的90%,而家庭財產保險、企業(yè)財產保險,甚至海上保險的比例都在減少,這與保險公司片面追求車險帶來的豐厚利潤是分不開的。從投保人來講,應該建立全面的風險意識,家庭財產保險應該是個人和家庭投保的最主要險種,保費并不多,但是可以讓自己的家庭財產得到最有力的保障。
對于洪水保險,庹教授指出建議國家出臺政策性保險項目,因為臨時性的救濟,財力還是沒有保障,應出臺政策性洪水保險,再配合商業(yè)保險,這樣居民的財產安全才能夠得到相應的保障。
我國的水災防范與救濟制度的構建可以借鑒他國的有益經驗,美國采取的是官方補貼性水災保險制度。英國在無政府給予補貼的情況下,私人水災保險市場依然一片繁榮。盡管近幾年英國水災的頻率和損失都在增加,一些地區(qū)的保費水平隨之上升,英國居民洪水保險的參保率仍保持在80%左右。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