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遺產稅是以被繼承人去世后所遺留的財產為征稅對象,向遺產的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征收的稅,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征收的一種稅收。專業(yè)人士表示,遺產稅的開征終將是趨勢。那么遺產稅的開征對保險業(yè)有什么影響呢?
目前,我國個人財產登記制度和信息網絡等客觀因素還無法奠定征收遺產稅的基礎,但基尼系數處于世界警戒線水平,遺產稅開征終是趨勢。高凈值人群資產保全意識也在增強,如果開征遺產稅預期兌現,壽險公司將明顯受益。
遺產稅始于1598年的荷蘭,而在2004年我國就曾提交過《遺產稅暫行條例》的草案,但未獲得通過。究其原因,我國的個人財產登記和監(jiān)督制度、個人財產信息網絡、物權法案都不夠完善和嚴密,還無法奠定征收遺產稅的基礎。單看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也還需等到2020年才能實現全國住房信息聯(lián)網。試想,在不動產登記尚未實現信息共享,富人們財富自由轉移的前提下,遺產稅又如何能開征?種種因素客觀上構成了征收障礙,自上而下的推動任重道遠。
利得中國財富管理研究院認為,遺產稅的開征終將是趨勢。在改革開放過去的30年里,中國經濟增長舉世矚目,但“先富裕起來這些人帶動其他人一起富?!边@句話大打折扣,基尼系數一直處于世界警戒區(qū)線水平。中國的貧富差距日益嚴重,在維穩(wěn)的政治角度下,開征遺產稅,實現居民財富的二次調節(jié)意義重大。據利得中國財富管理研究院分析,目前全球193個國家中,有114個開征遺產稅或對遺產稅課征其他稅收,這些國家中遺產稅的最高邊際稅率達70%,通過稅制可以避免高額財富集中化,有利于調整收入分配差距,還能激發(fā)下一代積極奮斗的精神。
利得中國財富管理研究院的研究顯示,目前中國高凈值客戶人群在資產配置方面,保險產品只占較小的比例,而且多半為了理財。中國的高凈值客戶人群歷經了以下幾個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萬元戶數量達20萬人,到90年代實現了百萬富翁20萬人,財富積累極其迅速。而2006年至2010年,千萬富翁的數量更是翻了一番。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個人資產6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達290萬人,高凈值客戶人群的可投資資產大幅增長的同時,高收入人群資產保全和最小成本轉移的意識也在增強。因此,遺產稅的推出預期,會強烈刺激高凈值客戶人群對壽險產品的需求,年交保費有較大的上行空間。簡單以一名45歲健康男性測算,交費30年的1000萬元死亡保額,對應年交保費在9萬元左右。假設高凈值客戶人群全部參保,將有2610億元保費,約占2013年全行業(yè)壽險保費的30%。雖然這是最樂觀的估計,但由此可見遺產稅對壽險保費收入的確頗具影響。如果開征遺產稅政策預期兌現,開展壽險業(yè)務的保險公司將會明顯受益,相關公司有潛在的投資價值。
無憂保提示:綜上所述可知,目前,我國基尼系數處于世界警戒線水平,遺產稅開征終是趨勢。對此,專業(yè)人士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日益嚴重,在維穩(wěn)的政治角度下,開征遺產稅,對實現居民財富的二次調節(jié)具有重大意義。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