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前三季度,四大上市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在保費收入方面,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基本上實現了高基數基礎上的高增長,均比較符合此前預期。
保險公司“一升一降” 凈利潤大幅增長
前三季度,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分別實現歸屬凈利潤63.25億元、89.6億元、316.87億元和275.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1%、10.9%、35.8%和16.3%。
新華保險三季報明確指出,凈利潤增長主要依賴投資收益增長。三季報顯示,新華保險投資收益前三季度同比增長27.5%,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4%。
“三季度險企迎來債市和股市的雙牛時期,上證綜指單季度上漲15.4%,銀行指數上漲8.0%?!逼桨沧C券分析師繳文超認為,這對于重倉銀行股的保險公司而言,權益市場將為保險公司帶來更大的投資收益調整空間。
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投資收益率都達到歷史高點。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年化凈投資收益率分別提升至5.3%和4.83%,相較于歷史水平分別上漲0.4個和0.32個百分點;新華保險總投資收益率達到5.6%,這基本上是近年來該公司總投資收益率的新高點;太保在固定收益類的債權計劃、理財產品、其他固定收益等類別上的投資增長最快,三項占比合計達到9.6%,較上年末增長2.4個百分點。
新華保險凈利潤迅猛增長的另一主要原因是資產減值損失的減少。三季報顯示,新華保險前三季度資產減值損失為9.46億元,同比下降21.75%。無獨有偶,中國人壽、中國平安這一數據同樣大幅下降,分別為69.7%、75.1%。
長江證券分析報告預測,浮虧的減少意味著資產減值壓力減小,2014年全年浮虧壓力都將比較小,這意味著2015年的資產減值壓力也將比較小。
不過,與其他三家險企相比,太保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大幅增加458.5%,由7億元猛增至39億元,太保解釋為“投資資產減值準備增加”。
保險公司退保高企 現金流面臨考驗
盡管從三季報看,保險行業(yè)已扭轉過去兩年的低迷增長態(tài)勢,但一直存在的退保隱憂并未得到改善,這也是近年來影響保險公司現金流的重要因素。
數據顯示,四家上市險企前三季度退保金額達1415.5億元,同比增長54.1%,遠高于凈利潤增幅。中國平安前三季度退保金額達75.46億元,同比增長35%,平安對此解釋稱主要是由于部分分紅險退保金額增加;新華保險也指出,受壽險市場環(huán)境影響,公司前三季度退保金額同比增長32.2%,達279.6億元,其退保率也較去年同期的4.9%增加至5.5%;中國太保前三季度的退保同樣面臨較大壓力,同比增長57.1%,退保金額達234億元;作為壽險業(yè)大佬的國壽前三季度的退保金額居首,達826.4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4.6%,中國人壽對此則表示,主要是受各類銀行理財產品沖擊,導致部分產品退保增加?!巴吮VС龅母咴鲩L反映了保險產品的吸引力下滑,除了此前市場關注較高的銀保渠道理財型產品退保之外,我們預期,后期高現價傳統險產品也會成為退保的重要來源?!遍L江證券分析師劉俊認為。
據了解,高現價傳統險產品在設計的時候就保證一年期滿收益率在3.5%或4%左右,同時退保無損失,而對后期收益率并不做保證,鼓勵一年期滿后退保是此類產品設計特色?!?013年高現價產品開始銷售,2014年上半年這一類產品銷售規(guī)模急劇膨脹,這也意味著2015年會迎接這部分高現價產品可能引發(fā)的退保潮流。”劉俊預測,退保的壓力在一定階段之內還比較難以緩解。如果高現價產品退保在險企預期范圍之內,并且險企資產較為匹配,并不會釀成較大的現金流問題;但是如果匹配不當,容易引致現金流壓力。
費用大增倒逼產品轉型
三季報顯示,與退保金同樣高企的還有手續(xù)費及傭金支出。前三季度,中國人壽手續(xù)費及傭金支出同比增長48.4%,為24.19億元;新華保險同比增長28.5%,達到57.48億元;中國太保同比增長51.8%,為28.19億元。
手續(xù)費及傭金支出高漲緣于仍在繼續(xù)的壽險銀保渠道萎縮狀況,而個險渠道形勢相對較好,這使得險企均開始聚焦期繳、聚焦個險,不過,個險渠道對于代理人的倚重程度明顯較高,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代理人收入亦水漲船高。一方面,競爭個險渠道加劇了對代理人的競爭;另一方面,銷售高價值類產品也會提升傭金支付比重,這兩者將會持續(xù)推高險企手續(xù)費及傭金支出的增長。
長江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保險行業(yè)發(fā)展進入“重投入、重價值、穩(wěn)規(guī)?!钡男卵h(huán)。這一循環(huán)開始的外部因素在于嚴格規(guī)范銀保渠道以及銀保保險產品吸引力下滑。在銀行渠道被嚴格監(jiān)管的背景下,險企均加大了個險渠道投入,并且在傳統險定價利率放開后個險渠道銷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加大個險渠道投入引致費用支出先行增長,在個險渠道銷售的保險產品也必須獲得較高的利潤率來彌補渠道的高投入。
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高利潤率的產品將不再是傳統的分紅險或者理財類產品,健康險成為首選。劉俊認為,目前,資本市場上利率期限利差收窄,險資長期投資收益率下滑,如果依舊憑借此前的理財型或者分紅型產品,產品銷售情況將難有起色并且利潤率下滑較快,只有通過銷售利潤率較高的產品才能夠抵御利率風險,同時滿足渠道投入要求。由此看來,隨著費用高企,將倒逼險企產品轉型,險企對渠道倚重程度的變化成為行業(yè)結構調整的基礎,也成為行業(yè)新循環(huán)的開始。
無憂保提示:綜上可知,四大上市保險公司今年三季報成績持續(xù)向好,增速“一升一降”,凈利潤大幅增長。但是,四家上市保險公司退保高企,現金流面臨考驗,費用大增倒逼產品轉型。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