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證券是人們投資理財的一種,為更好地發(fā)展證券業(yè),資產重組是證券市場永恒的主題。那么,在證券市場中資產重組有哪些問題呢?監(jiān)管部門有會采取怎樣的措施?下面小編帶您一起分析。
縱觀A股市場上的資產重組,呈現出亂象叢生的格局。如監(jiān)管部門通報的違規(guī)案件中,資產重組是內幕交易的高發(fā)區(qū);IPO遙遙無期,排隊企業(yè)卻可通過被收購的方式實現上市;借殼上市標準與IPO等同,通過眼花繚亂的運作曲線上市的大有人在;至于相關標的資產以次充好、以劣充優(yōu)并成功“重組”進上市公司的更是比比皆是;還有以低估值置出資產,而置入資產頻現高溢價的,如今年165家發(fā)布并購重組公告的上市公司中,114家溢價率在100%以上。
整體而言,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過后,雖然總股本擴大了,資產規(guī)模擴張了,但由于資產質量沒有保證,導致上市公司質地并沒有相應提升,資本市場優(yōu)化資源配置功能則遭到扭曲。
鑒于資產重組本身的混亂現象,筆者以為,對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承諾,須采取多方面的舉措進行規(guī)范,以防范個中的風險。
目前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主要有現金購買資產、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現金+發(fā)行股份或置換等方式。如果是單純以現金購買資產的,應由資產出售方作出業(yè)績或盈利承諾。如果業(yè)績沒有達標,由資產出售方進行補償。而如果承諾期限內,標的資產沒有為上市公司帶來盈利反而帶來虧損的,應由資產出售方按原先交易金額加上資金利息進行“回購”,并彌補期間出現的虧損,以防止劣質資產進入上市公司,進而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重組方將相關資產“裝”進上市公司,一來為上市,二來也為日后的高價套現。因此,如果是以發(fā)行股份方式購買的資產,在其業(yè)績或盈利承諾沒有兌現之前,相關股份應全部鎖定,以禁止其任何的套現行為。對于這類資產重組,如果業(yè)績不達標,僅僅由重組方進行現金補償顯然不夠,建議除了現金補償外,還須以一元價格定向回購注銷重組方所持一定數量的股份。推而廣之,只要重組進上市公司的資產沒有達到盈利目標,并且盈利能力還低于上市公司的,都應由上市公司以總價一元的價格定向回購重組方股份并注銷。
當然,在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過程中,還須嚴懲違規(guī)行為。上市公司、重組方以及中介機構是資產重組的利益相關方,在以往的案例中,利用資產重組向大股東進行利益輸送、劣質資產進入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盲目夸大資產評估值的不在少數。而重組資產之所以預測盈利沒有實現,業(yè)績不達標,其中亦不乏因違規(guī)操作導致的。
無憂保提示:綜上所述,在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過程中,由于資產質量沒有保證,導致上市公司質地并沒有相應提升。對此,監(jiān)管部門將會嚴懲違規(guī)行為。對于未來證券市場的發(fā)展,我們拭目以待。小編提醒廣大群眾,投資有風險,您可以購買一份保險,為您的收益通過保障。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