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寶寶”貨幣基金收益率不斷下降,然而保險理財依然維持高收益,在互聯網渠道搶占風頭。有的業(yè)內人士分析,近期的保險理財產品肯定會比貨幣基金收益方面更有吸引力。
近期“寶寶”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繼破5%之后仍在下滑。來看BAT三大平臺“寶寶”們的現況,截至5月16日,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余額寶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已經降至4.87%;與微信理財通合作的4只貨幣基金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均降至4.8%左右;百度百賺對接的兩只貨幣基金分別為華夏現金增利4.74%、嘉實活期寶5.42%。在互聯網貨幣基金中,僅嘉實活期寶等少數產品目前還能維持在5%以上。
最近新發(fā)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也有所降低。根據金牛理財網數據,目前在售的1個月及1個月以內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3%-5%,僅興業(yè)、平安等少數銀行的短期理財超過5%。1-3個月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多在5%以上,能夠達到6%以上的產品較少,而且主要是在特定區(qū)域發(fā)行。
基金人士分析,短期利率將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降準的可能性不大,今年全年貨幣市場可能會相對寬松。在這種情況下,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有可能會繼續(xù)下降。
而另一方面,互聯網在售的保險理財收益率依然具有吸引力。除了余額寶,目前淘寶理財頻道首頁基本被保險理財產品所占據。淘寶理財顯示,短期理財中,國華、昆侖的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6%;中長期理財中,珠江的一款產品甚至高達6.8%。
保險人士表示,保險的理財產品肯定會比貨幣基金收益方面更有吸引力。一方面,保險投資范圍更大,甚至可以投資信托、專戶等產品,很容易做到較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貨幣基金盡管風險較低,但是收益是浮動的,而保險可以給出預期收益率,并且一般都可以實現。不過該人士同時指出,保險產品一般具有固定期限,通常為1-2年,流動性方面肯定不如貨幣基金。
基金人士則指出,保險業(yè)內人士也表示,一般萬能險后續(xù)只會定期披露結算利率,并不會披露具體的投資運作情況。
無憂保提示:通過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從理財角度看,保險產品遠遠沒有公募基金透明,保險產品不會注明具體的投資標的,結算利率一般一周或一個月左右才會披露一次。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