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 大眾汽車因尾氣丑聞被輿論推向了風口浪尖,大眾公司是否真的在汽車尾氣排放上采取“陰陽標準”欺騙檢測,試圖蒙混過關?大眾公司這一丑聞所產(chǎn)生的影響有多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大眾做了什么
據(jù)報道,大眾公司在美國因尾氣污染造假而東窗事發(fā)。該公司于2008至2015期間,在柴油汽車上安裝復雜的電腦軟件,該軟甲可以根據(jù)輪胎的位置,車速,發(fā)動機運行狀態(tài)和氣壓等參數(shù)自動判定汽車是否處于尾氣檢測狀態(tài)。只要打開這種軟件,當車前輪位于測力計上時,測試模式便會自動開啟,使得測試時的尾氣排放控制在合法范圍內,然而正常上路行駛時,其尾氣便仍未超標10到40倍。
在研究者對尾氣排量產(chǎn)生疑問,并使得政府機構進一步調查之后,事情終于水落石出,美國環(huán)保署(EPA)也于9月18號提交了這項指控。
EPA稱大眾已經(jīng)承認車上有這種造假設備,監(jiān)管方要求大眾做出進一步解釋。
大眾怎么辦
近日大眾高管已就此事發(fā)表評論。大眾的首席執(zhí)行官(CEO)溫特科恩(Martin Winterkorn)稱,對于公眾信任造成的損害感到“極度歉意”,會全力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目前,大眾目前正在內部調查此事,并已請求啟動外部調查。
在本周布魯克林(Brooklyn)的一次午餐會上,大眾北美地區(qū)CEO霍恩(Michael Horn)承認“大眾確實有不誠信”“這次聲名掃地”。在21號的一場新聞發(fā)布會上,大眾卻稱,造假設備實際上是軟件的“運行不當。”
面臨的可能不只是罰款
據(jù)EPA上周透露,大眾在美國可能面臨每部車3.75萬美元的罰款。從2008年開始大眾已經(jīng)在美國賣出48.2萬部柴油車,因而罰款總額可能高達180億美元。
大眾還將面臨來自客戶的集體訴訟。但大眾面臨的可能不僅僅是罰款這么簡單。據(jù)報道,美國司法部已經(jīng)就大眾是否故意造假展開刑事調查。EPA目前尚未強令大眾公開此事的全部詳情,但要求近期公開。盡管EPA說涉事車輛可以繼續(xù)安全駕駛,大眾仍需要為涉事車輛的所有維修費用買單。
大眾四面楚歌
這件丑聞已經(jīng)在全球發(fā)酵,據(jù)估計,大眾全球有110萬部車裝有這種造假軟件。歐洲已經(jīng)召集各國討論此事,目前意大利和瑞士已經(jīng)啟動了對此事的調查。大眾總部所在的德國也計劃啟動調查。亞洲方面,韓國也開始調查,并召集大眾駐韓代表商討此事。
大眾會一蹶不振么
據(jù)評級機構惠譽國際(Fitch)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方面的出發(fā)將會在大眾的可承受范圍之內,同時強調,大眾最終的罰金數(shù)目不太可能達到上限180億美元?;葑u根據(jù)大眾的財務結構以及良好的現(xiàn)金流狀況,預測最終罰金將會在35億歐元左右。
然而,大眾周二的一份聲明顯示,考慮到服務成本和其他重建公眾信任的努力,最終花費將高達65億歐元左右,最終數(shù)目可能隨著調查的深入作出調整。集團的盈利預期也將做出調整。
然而也有很多分析師并不擔心。瑞士銀行分析稱,雖然大眾股票出現(xiàn)暴跌,但未來仍舊值得樂觀。
管理層會換么
大眾所在地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州經(jīng)濟部長利斯(Olaf Lies)本周二早間對德國之聲說,“毫無疑問這會造成集團人事的變動。”目前,大眾汽車公司的部分股權由下薩克森州政府持有。
雖然調查不斷披露出更多的細節(jié),目前還難以確定誰最終應為這起事件擔責。但也有人預測,大眾首席執(zhí)行官溫特科恩可能因此下課,而他于幾個月前剛剛開始擔任大眾總裁。此事爆發(fā)以來,大眾集團尚未就領導層更迭發(fā)表過公開消息。
無憂保提示:大眾汽車品牌一直以來都是國人比較喜愛和信賴的品牌,大眾公司這一丑聞案件給大眾集團的形象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小編在此提示各個汽車公司,把精力放在做好汽車質量上,而不是整天想著如何投機取巧。做好汽車,才能讓消費者滿意。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