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去年四大險企的投資盈利業(yè)績是近年來最高,但是背后卻存在著很大的現(xiàn)金流隱憂,讓我們一起看看具體險企有哪些現(xiàn)金流隱憂吧!
隨著中國太保年報的披露,四大上市險企都交上了去年的成績單。盡管各家險企盈利能力明顯提高,但這也難掩其退保金驟增背后現(xiàn)金流隱憂。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國壽、平安、太保和新華的壽險退保金達到1210億元,同比增長近六成。
昨日晚間太保發(fā)布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931.37億元,同比增長12.6%,其凈利潤同比增長了82.4%至92.61億元,在四大上市險企中凈利增幅最大。國壽、平安、新華分別實現(xiàn)凈利281.54億元、247億元和44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了40%。此外,在香港上市的太平、人保的年報也顯示,這兩大保險集團去年分別實現(xiàn)凈利潤22.11億港元和81.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為19.4%、18.9%。
凈利的增長與投資收益的增長不無關系。太保的年報顯示,固定息投資利息收入及證券買賣價差收入增加使其投資收益提高,從而為其凈利增長貢獻了主要力量。
盡管如此,天量退保金的流出也不免讓險企擔憂現(xiàn)金流出現(xiàn)問題。據統(tǒng)計,國壽、平安、太保、新華去年的退保金共達1210億元,是合計凈利潤的1.8倍。其中,國壽、平安、太保、新華支出的退保金分別為649億元、75.7億元、197.8億元、287億元。各險企的退保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例如,平安去年的退保率提升0.2個百分點至1.1%,太保壽險去年退保率達4.2%,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
對于退保大幅增長的原因,國壽在年報中指出,主要是受到各類銀行理財產品沖擊,部分銀保業(yè)務退保增加所致;平安對此則指出,主要受市場環(huán)境影響,分紅保險產品退保金增加所致。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庹國柱接受北京商報媒體采訪時解釋,近年來,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及其他一些理財產品的旺銷的確擠兌了保險產品的銷售,不少投保人在沖動之下選擇了退保,將退保資金投入其他投資渠道。而退保增加,不僅影響壽險業(yè)務持續(xù)增長的穩(wěn)定性,同時也反映出保險銷售中不理性銷售、銷售誤導等問題的存在,事實上也折射出投??蛻魧垭U的認知度、忠誠度有待提高。
“盡管隨著保險投資渠道的放開,壽險費率市場化已經開啟,但保險產品的投資收益方面并不占優(yōu)勢,而在銷售過程中屢禁不止的誤導現(xiàn)象也使退保率有所提升?!?/p>
無憂保提示:通過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知道,雖然去年首先獲得佳績,但是今年國內壽險業(yè)恐怕將再迎退保高峰,大型險企普遍感受到壓力,個別中小型保險公司可能面臨現(xiàn)金流的重大考驗。想要了解更多保險資訊,盡在無憂保網。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