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迎來重大轉折,國有股東退出,外資股東挺進。據大眾保險20日公告稱,史帶補償及責任保險公司合計持有大眾保險59.19%股份。
先增持 再引戰(zhàn)投
2011年5月,史帶國際下屬的史帶(百慕大)保險和再保險公司出資3.5億元,獲得大眾保險20%的股份和經營權。現(xiàn)在,格林伯格打算繼續(xù)深耕。
大眾保險目前注冊資本14.325億元,持股5%以上的股東共有六家,此外還有多家小股東。目前獲得批復的股份轉讓只是大眾保險股權“大變臉”的第一步,涉及四家國有股東。分別是上海國際集團持有的15.92%股權,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11.31%股權,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fā)總公司持有的10.55%股權,上海水務資產經營發(fā)展有限公司持有的1.41%股權,合計占比39.19%,交易金額約1.2億美元,折合每股1.25元人民幣。
包括上述已獲批復的股權,目前已有12家股東在上海產權交易所掛牌有意轉讓所持大眾保險股權,涉及股權共計約占大眾保險總股本的53%。由于公司轉讓時間不一致,股權轉讓方案將逐一上報保監(jiān)會。知情人士透露,對于上述股權,格林伯格均有意愿接盤。
媒體人獲悉,國有股東將全部退出大眾保險,其他股東則按自愿原則選擇離開或留下。若將目前已經掛牌轉讓和有意愿轉讓的股東所持股份計算,加上已持有的大眾保險20%股權,格林伯格旗下公司持股比例最終將達90%左右。
格林伯格增持顯示了其對中國財險市場的信心。媒體人了解到,此前其雖然獲得了經營權,但控股權還是在國有股東手里,雖然大家都想發(fā)展,格林伯格與上海國資股東的溝通也很不錯,但中外方經營理念不一致、體制不順等問題還是不可避免。例如,格林伯格認為中國車險市場發(fā)展無序,對中國市場上跑馬圈地、沖規(guī)模的傳統(tǒng)發(fā)展方式很不認同,但在中方股東看來,在中國不發(fā)展車險或不以車險為主很難做大。
2012年交強險對外資財險公司放開后,格林伯格其實有兩個選擇,自建公司或者收購財險公司股權。但自己重新起步的話,要一個一個鋪設機構,這非短時間可以完成。相對來說,收購公司股權就快多了,這也促成了格林伯格選擇增持大眾保險股權。2013年,格林伯格提出收購大眾保險更多股權。同時,隨著上海國資委就發(fā)函要求上海國資企業(yè)做強主業(yè),國資股東也有從非主營行業(yè)退出的現(xiàn)實需求,雙方幾乎一拍即合。
對于每股1.25元的轉讓價格,一位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來說,這是一個轉讓雙方都比較認可的合理價格。截至2013年6月30日,大眾保險凈資產評估價值17.27億元,按公司總股本14.325億股估算,折合每股凈資產約1.21元。
格林伯格受讓股權后,公司還可能增資擴股、引進投資者。為什么格林伯格不自己一力增資?分析人士分析,格林伯格并不缺錢,但他希望做強公司,因此不排除會引進一些對公司做強業(yè)務有益的投資者。
發(fā)力非車險
車險收入在大眾保險保費收入中占比由2010年的79.8%下滑至目前的75%左右,但外方股東認為該占比依然較高。
格林伯格獲大眾保險經營權后,公司業(yè)務已發(fā)生了顯著變化,車險占比下降,非車險創(chuàng)新產品增加。
格林伯格入主后的第一年,大眾保險就推出100多個創(chuàng)新財險產品,如 “家政無憂”綜合保障計劃,和春秋航空合作開發(fā)航班延誤保險等;借助史帶入股后承保能力的增強,大眾也開始進入一些此前并不擅長的領域,如參與貨運險、意外健康險、工程險的競標。同時,車險收入在公司保費收入中占比由2010年的79.8%下滑至目前的75%左右。
媒體人獲悉,外方股東認為這一占比依然過高,未來非車險業(yè)務的比重可能會進一步加大。隨著股權變更,公司內部人員結構、業(yè)務結構都將進行重大調整。
2012年接受本報采訪時,格林伯格就曾表示,大多數中國財險公司業(yè)務的60%-80%來自車險的現(xiàn)象并不合理。很多新手司機上路,交通狀況也不是太好,很明顯這并不是大量開展車險業(yè)務的最好時機,有些聰明的公司已經開始選擇更具差異性和盈利性的業(yè)務。“長期來看,大眾財險的車險業(yè)務占比應該會進一步降低。”他說。
無憂保提示:據悉大眾保險的股權轉讓已經獲得了保險公司的批復,按照目前已經掛牌轉讓和有意愿轉讓的股東所持股份計算,加上已經持有的大眾保險20%股權,格林伯格旗下公司持股比例最終將達90%左右。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