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失能老人的生活保障問題備受各方的關注。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失能失智老年人超過4000萬,在此情況下,長期護理保險在北京破冰。
失能老人主要是指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根據失能的程度不同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共同特征就是都得有人照料,這與一般的養(yǎng)老有很大區(qū)別,很多失能老人不光為此降低了生活質量,同樣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相關的醫(yī)療和養(yǎng)老問題也日益凸顯。
“我父親年近70歲,腰椎以下癱瘓多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人每月的退休金是3100多元,但請保姆一個月就要6000多元,流動性還特別大。”6月4日,雙榆樹東里一居民接受媒體人采訪時表示,家中雖有3個兄弟姐妹,但有的身體不好,有的還要上班,找的保姆也因為老人已完全失能而不愿意進行長期護理。因此如果推出長期護理方面的保險,他一定會給父親上一個。
據媒體人了解,照料一位重度失能老人的護工護理費非常高昂,以海淀區(qū)為例,這筆費用至少在6000元左右,而退休老人的工資大都在3000元左右,老人一旦失能,保障很不充分。同時,隨著老齡化形勢的嚴峻,到2050年海淀區(qū)老齡人口將達到100萬,占常住人口的30%,撫養(yǎng)比預計為1∶2.8,即一個成年子女要贍養(yǎng)3位老人。為此,海淀區(qū)民政局局長程培衡明確表示,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非常有必要啟動針對老年人的長期護理制度,以便能為老人提供實實在在的保障。
對于商業(yè)保險而言,對于已病患者的參保條件相當苛刻,甚至直接拒保,但此次試點恰恰相反。
媒體人采訪獲悉,此次試點將面向海淀區(qū)18歲以上的所有戶籍人口,采取政府補貼和個人繳納的運營模式,個人每月繳費不低于100元,連續(xù)繳納至少10年,政府對不同年齡段的保費補貼比例也不相同,當投保人年滿60歲,一旦發(fā)生被保險責任時,保險公司就會按照要求給予所需要的服務支持。此外,對于已經年滿60歲且已經出現失能情況的老人,可邊繳費邊享受服務,保險公司依據投保情況,每月最高為失能老人提供2500元的上門護理服務,政府將承擔最高50%的費用。
“每月具體繳多少錢、繳費和享受的服務如何分檔等具體問題尚不得而知,這需要根據政府財政的支持力度而定,也就是根據政府補貼的這部分資金進行倒算。比如30歲的人需要繳多少錢,最終享受到什么價位的服務?!鄙鲜龉ぷ魅藛T強調,政府財政這部分引導資金年底就可以落地,這部分資金一旦確定,后面的個人繳納比例也就非常清晰了。
據最新統(tǒng)計顯示,我國失能失智老年人超過4000萬人,他們的養(yǎng)老及醫(yī)療問題直接影響一億多戶家庭,失能失智老年人數量迅速增加已經成為我國人口老齡化中最嚴重的問題。同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失智老人屬于精神失能,目前很多地區(qū)還沒有嚴格意義上單純收住失智老人的養(yǎng)老機構。
無憂保提示:為了更好地解決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問題,減輕子女贍養(yǎng)老人的負擔,近日北京積極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海淀區(qū)失能老人提供長期護理保障,已失能老人也可參保。在各方的努力下,長期護理保險在年底將可正式實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