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消費模式越來越傾向于便捷的第三方支付,保險公司對此也十分關注,并積極開展相關業(yè)務。據悉,人保壽險設第三方支付公司獲批,中國平安、安邦保險和合眾人壽早已落子。
4月20日,保監(jiān)會公告稱,批復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人保壽險”)發(fā)起設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寶付通,但該公司的設立仍需向央行提出申請。
資料顯示,人保壽險為人保集團旗下壽險子公司,而新成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名稱暫定為“北京寶付通有限公司”,由人保壽險出資2億元設立,出資額占比100%。
據接近人保壽險人士透露,寶付通的戰(zhàn)略定位旨在打造“以第三方支付作為發(fā)展互聯網保險的起點和平臺”,以支付的統(tǒng)一整合人保集團內部資源,為壽險、集團各業(yè)務板塊提供結算支付服務。
寶付通有望成為由監(jiān)管機構正式審批、發(fā)牌的首家“保險系”第三方支付機構。而2013年—2014年間,中國平安(601318,股吧)、安邦保險、合眾人壽等公司通過直接收購、間接持股、大股東控股等不同方式設立了“關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從伊始便已彰顯對第三方支付牌照志在必得的“野心”,莫過于中國平安。
早于2012年,平安集團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壹卡會,將“互聯網支付”、“預付卡發(fā)行與受理”的業(yè)務牌照收入囊中;2013年密購上海捷銀,進一步豐富了其“移動電話支付”和“銀行卡收單”的業(yè)務范圍。
2014年7月,央行宣布發(fā)放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北京幫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幫付寶”)摘得其一,業(yè)務范圍為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
工商資料顯示,幫付寶注冊資本為1億元,股東包括北京邦業(yè)保險公估有限公司(下稱“邦業(yè)保險”)和北京人和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前者出資95%;而邦業(yè)保險的股東方為北京君奧達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和寧通汽車投資有限公司。
然而,不少公開招聘信息顯示,邦業(yè)保險隸屬于安邦保險集團,安邦則是通過邦業(yè)保險持股幫付寶95%股份,曲線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媒體人留意到,與幫付寶同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還有武漢合眾易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眾易寶”),是湖北地區(qū)唯一一家獲得互聯網支付業(yè)務資格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其與同在武漢的合眾人壽有著“微妙”的聯系。
工商資料顯示,合眾易寶成立于2012年末,出資方為中發(fā)實業(yè)有限公司;巧合的是,中發(fā)實業(yè)是合眾人壽的大股東。合眾易寶亦在某知名招聘平臺上自稱為“合眾人壽旗下互聯網支付公司”,日前更新的招聘職位包括系統(tǒng)、安全、測試工程師、架構師、項目經理等。
此外,太保也公開表示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材料已上報央行。
將第三方支付牌照納入懷中,對保險公司而言,最直觀的好處莫過于打通資金劃撥的通道;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浪潮席卷的大背景下,獲取第三方支付牌照是險企備戰(zhàn)電商渠道的重要一環(huán),提高資金流轉的效率。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國壽、太平、新華、生命等一眾險企均成立了電商平臺,將傳統(tǒng)保險產品的銷售渠道轉移線上,不少機構更將電商平臺視作下一階段拉動保費增長的重要引擎。
而由平安付力推的拳頭產品—“壹錢包”,則代表了保險機構獲第三方支付牌照后的另一種打法:以支付管理為基礎,建立面向個人消費者的零售渠道。
“就是通過設計出不同的支付場景來圈住客戶?!?平安付深圳分公司人士對媒體人表示,“以打造包括資產增值、購買保險產品、網購清算、近場支付、資金轉賬等多個網絡交易場景為基礎,實現理財、支付、消費的閉環(huán)。”
無憂保提示:在當前環(huán)境下,第三方支付備受廣大群眾的青睞,人保壽險緊抓市場商機,開始籌劃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設立,并獲得保監(jiān)會批準。這一舉措對人保壽險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高其資金流轉率。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