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老年人發(fā)生意外事故的頻率是所有人群眾最高的,購買老年人意外險可以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據悉北京市老年人意外險上線后出單已經超過3000張。
剛下班的蔡女士匆匆趕到北京市朝陽門附近所在的中國人壽大廈客戶服務中心,給自己的父母、公婆4位老人各投保了4份北京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
在柜面一氣兒辦完投保手續(xù)后,蔡女士告訴媒體人,自己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了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齡辦和中國人壽北京市分公司推出這款公益性保險的消息。所以,今天第一天開賣,就迫不及待趕過來投保。
“人上了年紀,眼睛和耳朵都不靈了,最擔心的就是日?;顒影l(fā)生意外。”蔡女士說,以前咨詢過很多家保險公司,但由于有的對年齡有限制,有的有要求體檢等嚴格審核,都沒能成功投保。
蔡女士剛一離開服務專柜,一名男青年趕緊跟上,掏出自己和母親的身份證,給母親投保了4份意外險。北京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16日8時30分開始正式向市民銷售。“銷售挺火爆的。”在中國人壽大廈客戶服務中心工作了一天的值班經理王娟邊看銷售統(tǒng)計表邊說道。截至16日16時,在該服務專柜就銷售出660份保單。
據中國人壽北京市分公司提供的統(tǒng)計數據,16日北京首批開放的17個服務中心網點共賣出3195份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北京老人對自身的保障十分重視。”中國人壽副總裁兼北京市分公司總經理劉安林說。
北京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帶有明顯的公益性質,它打破了老年人購買商業(yè)保險的年齡限制,50歲-60周歲退休人員和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都可以購買,年齡不封頂,也不限戶籍。參保人購買每份保險保費僅為15元,意外傷害保額為5萬元,意外傷害醫(yī)療保額為5000元,每人最多可投保4份,保險期間為1年。也就是說,一個老人,最多可享受保額為20萬元的身故保障和2萬元的醫(yī)療保障。
具有北京戶籍60周歲及以上的享受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員、城鎮(zhèn)“三無”人員、農村“五保”對象、享受定期撫恤補助的優(yōu)撫對象及失獨老人,由北京市財政統(tǒng)一出資投保,每人1份,近7萬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從中受益。
據劉安林介紹,只要在老年人可享受優(yōu)惠和基本公共服務的各類場所,包括市內公交車、出租車、地鐵3種公共交通工具,公園、博物院、公共體育場館、醫(yī)療機構等12種公共服務場所,以及養(yǎng)老管理服務中心、養(yǎng)老餐桌以及托老(殘)所等6類為老服務單位出現意外事故,都將獲得理賠。
根據責任范圍,老年人在家、自家社區(qū)和馬路等地點活動時發(fā)生意外,得不到保險賠償。對此,北京市老齡辦副主任蔡雙解釋,在產品開發(fā)設計階段,對責任的界定非常困難。由于擔心在理賠時發(fā)生糾紛,所以將責任范圍加以限定。
“北京目前有300多萬老年人,老年餐桌和托老所有1.5萬個,保險條款幾乎完全覆蓋了老年人此類活動場所。”蔡雙說,我們希望投保覆蓋率第一年能達到15%,3年參保率達到30%,5年參保率達到50%。
蔡雙還透露,北京市政府近期將在為老服務單位(比如托老所等)推出公眾責任險。“北京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是市政府的一項惠民工程,不以盈利為目的。”中國人壽北京市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松山說,老年人發(fā)生意外的風險很高,因為之前沒有相關的產品參考,因此在費率厘定上屬于“摸著石頭過河”,會不會虧本還不好說,只有在第一年結束后,根據情況再作調整。
長期以來,由于老年人具有“高危人群”屬性,保險公司往往對投保年齡設定上限,市場上的意外險投保年齡一般上限65歲,也有個別公司的產品可放寬到70歲。壽險投保年齡一般上限60歲,個別投資功能較強的萬能險也可放寬到70歲。醫(yī)療險的投保年齡一般到60歲,最高續(xù)保年齡不超過65歲,而且保險公司收取保費相對較高,對核保程序控制嚴格。目前,上海、山東、浙江等省市已推出類似保險項目。相對而言,北京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保費最低,保障范圍最廣,理賠標準最高。
無憂保提示:北京市推出的老年人意外險保費并不貴,而且保額還非常高,只要是外出發(fā)生的意外都可以獲得賠償。北京市老年人意外險首日上線能達到3000張,也說明老年人非常青睞這款保險。
標簽: 意外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