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shù)量的資金?;鸩粌H可以投資證券,也可以投資企業(yè)和項目。據(jù)證監(jiān)會基金部的副主任徐浩日在香港表示,會擴大兩地基金互認的范圍,根據(jù)投資者的情況開提供產品。
管理人需持香港或內地資管牌照
據(jù)徐浩透露,兩地監(jiān)管機構已就基金互認框架達成的共識包括6個要點:一是納入互認的基金范圍;二是管理人條件,例如管理人需持有香港或內地的資產管理牌照;三是基金互認審批程序需要簡化;四是管理人及托管人需遵守當?shù)胤ㄒ?guī);五是信息披露工作需確保兩地同時進行;六是對投資者的保障。
他指出,雙方下一步工作是就技術細節(jié)再作討論,包括資產管理規(guī)模、基金成立時間、本地投資者占比及跨境資金流動等。
香港證監(jiān)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也表示,兩地基金互認已進入最后階段,相信細節(jié)能盡快公布。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互認基金在內地市場銷售的前提是在香港注冊。徐浩稱,互認基金的投資、運作和實際管理必須在香港,并受到香港法律和SFC的監(jiān)管。
此外,據(jù)消息人士透露,即將公布的細則會對互認基金的歷史業(yè)績作出一定限制,暫時只會包括境外單一市場的股票或債券,不會包含期貨和衍生品投資;指數(shù)基金、股指ETF和債券基金較有可能入圍。至于內地赴港銷售的基金類別,很有可能從A股ETF等被動型產品開始。
現(xiàn)狀:外資基金在港積極備戰(zhàn)
目前,內地投資者只能通過QDII有限地涉足海外市場?;フJ基金后,內地投資者將能夠直接買到香港理財產品。
“內地市場儲蓄率高,潛在客戶基礎龐大,香港基金產品的強勁吸引力將有望獲得內地投資者青睞。”香港上市基金公司惠理集團行政總裁謝偉明表示。
種種跡象顯示,多家外資機構都積極在港注冊基金。摩根香港市場中現(xiàn)約有1/3基金已在港注冊。貝萊德在8月初推出一系列在港注冊基金。此外,德盛安聯(lián)、富達投資、富蘭克林鄧普頓等也在積極籌備。
截至6月30日,香港證監(jiān)會認可的1845只基金中,有318只在港注冊,占17.2%,高于去年同期的273只,在港注冊基金一年增加了16.5%。
業(yè)內:或成激活QDII市場催化劑
一旦兩地互認落實,海外產品進入將與QDII產生競爭,這將對內地現(xiàn)有的基金產品尤其是QDII產生造成一定的沖擊。
嘉實基金產品管理部總監(jiān)付強博士指出,一方面,海外有大量投資美國市場、新興市場的績優(yōu)基金,中國內地基金公司目前在海外投資能力方面尚有不足;另一方面,發(fā)達國家基金產品的總體費率水平相對比較低,在中國內地基金投資人逐漸對費率產生敏感度后,尤其是對于指數(shù)化產品這方面的壓力較大。在新的制度環(huán)境下,基金公司應全面審視和重新定位自身的QDII業(yè)務策略。
不過,付強也認為,互認后海外基金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或許會成為激活QDII市場的重要催化劑。“產品競爭的維度是多方面的,例如,較海外同行而言,我們對中國內地的銷售渠道和客戶更熟悉。QDII在與海外基金的競爭中將會呈現(xiàn)比較復雜的局面。”
此外,互認后,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香港投資者可直接購買內地注冊的A股ETF,成本較高的RQFII基金也將承壓。徐浩表示,相信更為自由的市場競爭會帶給投資者更好的服務,本土機構也可利用對在岸市場的經驗拓展海外銷售。
無憂保提示:內地與香港基金的互認將推動香港基金進入內地市場,同時將內地基金引入香港,一旦成行,內地現(xiàn)有的基金產品尤其是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產品或受到沖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產品也難免承壓。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