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中國金融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其中存款保險制度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據報道,近日,醞釀20余年的存款保險制度終將落地。那么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有哪些意義呢?
醞釀20余年的存款保險制度,在市場長久的期盼中應聲落地,可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2014年12月1日,央行發(fā)布《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存款保險制度將覆蓋在境內設立的商業(yè)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對不同類型的機構采取差別費率,最高償付額為50萬元人民幣。經歷了漫長時間表的存款保險制度,勢必要保大棄小、去粗存精。
保多數儲戶,棄銀行利潤
《意見稿》指出,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50萬元。也就是說,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銀行所有存款賬戶的本金和利息加起來在50萬元以內的,全額賠付;超過的部分,從該存款銀行清算財產中受償。
據筆者了解,對50萬元的最高償付限額,央行根據2013年年底的存款情況進行了測算,這一限額可以覆蓋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存款人的存款能夠得到全額保障,不會受到損失。但這個限額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央行未來可以根據經濟發(fā)展、存款結構變化、金融風險狀況等因素調整最高償付限額,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執(zhí)行。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于金融機構同業(yè)存款、投保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在本投保機構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規(guī)定不予保險的其他存款,不在保護范圍之內。更值得一提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可能并不在保險理賠范圍之內。此外,外國銀行在中國的分支機構以及中資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的存款原則上不納入存款保險范圍。
除了這部分存款外,遭受直接“打擊”的可能是商業(yè)銀行。專家認為,50萬元的最高償付限額相當于人均GDP的12倍,高于國際通行限額的2~5倍。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依然存在,存款得到保障后,儲戶更關注存款利率,可能造成經營穩(wěn)健銀行被擠出。
有業(yè)內人士預測,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后,利潤方面興業(yè)銀行、民生銀行、工行、建行受到的影響最小,在3%以內;華夏銀行、平安銀行和中信銀行受到的影響最大,均超過4%,其中華夏銀行高達4.46%。
雖然相應的存款保險保費也由銀行繳納,不過專家認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我國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總額為116.38萬億元,按照萬分之五(0.05%)的費率測算,需要繳納保費不超過320億元;而上市銀行需繳納的保費不超過208億元,約占2014年營業(yè)利潤的1.3%。
保國家信用,棄剛性兌付
在我國,政府一直作為金融機構的最后擔保人,實行的是隱性存款保險制度。隨著新的存款保險制度的誕生,以政府為擔保的隱形存款保險制度已經破滅,取而代之的是銀行自身承擔破產風險。
《意見稿》顯示,按照征求意見稿的規(guī)定,當個別小存款銀行發(fā)生了被接管、被撤銷或者破產的情況,一般先動用存款保險基金,支持其他合格的金融機構對出現問題的存款銀行進行“接盤”、收購或者承擔其業(yè)務、資產、負債。同時將存款人的存款轉移到其他銀行,繼續(xù)得到全面保障。確實無法由其他銀行收購、承接的,按照最高償付限額直接償付被保險存款。
存款保險制度的實質意義在于,將政府隱性擔保顯性化,用市場機制去替代行政保護,進一步理清了銀行體系的權責架構,朝市場化運行又邁出一大步。
在分析人士看來,此前的隱性存款保險制度有諸多弊端。有專家認為,隱性存款保險制度驅使國有銀行肆意從事高風險業(yè)務,加大道德風險,而一旦形成銀行危機,最終還是由國家財政買單。另外,隱性存款保險制度損害貨幣政策獨立性。當央行選擇再貸款為危機銀行注資,會造成基礎貨幣增加,在經濟過熱和銀行過度風險時反而加劇流動性過剩。
由隱性轉為顯性存款保險體制則更保護儲戶。在顯性存款保險體制下,由于儲戶存款受到保險保護,儲戶不必根據銀行資質來選擇存款銀行,存款保險制度保證了其存款的安全性,存款利率高低就成為儲戶選擇銀行的惟一標準。
業(yè)內人士認為,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讓公眾儲蓄沒有后顧之憂,同時也讓監(jiān)管層亦無后顧之憂地進入到金融改革的深水區(qū)。
保市場化,棄壟斷
專家認為,此前隱性存款保險制度讓銀行是否“國有”成為儲戶存款配置的唯一指標,弱化市場競爭,不利于中小銀行發(fā)展。在民營銀行即將上線之際,存款保險制度將創(chuàng)造一個更為公平的銀行競爭環(huán)境。
央行相關專家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可以大大增強中小銀行的信用和競爭力。存款保險可以提升中小銀行的信用,為大、中、小銀行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推動各類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同等競爭和均衡發(fā)展。
另有專家認為,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有利于金融機構的良性競爭,機制的建立為中小金融機構的發(fā)展建立了較好的條件,做自己最有特色的中小金融機構的業(yè)務。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存款保險制度出臺之后會對中小銀行造成一定的沖擊?!按婵畋kU制度出臺后將對中小銀行帶來一定沖擊,面臨客戶和業(yè)務分流風險,尤其是追求資金安全性第一的大型企業(yè)。中小銀行為了挽留客戶,很可能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或降低貸款利率,這對其成本控制和風險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道出了自己的擔憂。
無憂保提示:綜上所述可知,近日,醞釀20余年的存款保險制度終將落地。專業(yè)人士表示,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將進一步理清銀行體系的權責架構,有利于提升中小銀行的信用,為銀行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促進金融機構良性競爭。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