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各大保險公司的不斷壯大,很多保險公司都開始積極成立地方性保險公司。據了解,地方性銀行系險企扎營中西部,而且2015年將加速布局步伐,其具體事實情況如下。
1月12日,筆者梳理了中國保監(jiān)會2014年公布的共計201項“機構審批”科目發(fā)現(xiàn),2014年,地方性(包括注冊地非北京、上海有全國經營資質的公司)、銀行系保險機構擴張尤快。2014年共計由9家地方性保險公司批籌或開業(yè),其中包括健康險和農險等專業(yè)性地方保險公司。
除了新開業(yè)的地方性保險主體外,2014年也是地方性公司和銀郵系保險機構快速擴張分支機構的一年。例如2011年開業(yè)的利安人壽,2013年底規(guī)模保費為22.5億元,2014年共有山東、北京、四川、河南和安徽5省市分支機構批籌或開業(yè),到2014年11月,利安人壽規(guī)模已達62.3億元。再如百年人壽,2014年開業(yè)或批籌了山西、廣東、浙江和江西4省分支機構。
再如銀行系的建信人壽,2013年規(guī)模保費111.6億元,2014年獲批籌建和開業(yè)的分公司包括重慶、陜西、福建、河北及上海(由營銷部改建)5家分支機構,到2014年11月,規(guī)模保費為171.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建信人壽調結構成績明顯,2013年其原保險保費收入占規(guī)模保費的62%,而最新數(shù)據這一比例上升至89%。農銀人壽擴張也不容忽視,2014年在江西、黑龍江、上海和廣東4省市批籌或開業(yè)新分支機構。
從區(qū)域性來看,除北上廣外,建立新機構最多的地區(qū)是四川、天津、深圳、安徽、陜西、江西、山西、湖南等中部再偏西南省市,分布較為均勻,上述平均各地都有5家以上新機構批籌或開業(yè),包括中介機構。
對于北京而言,除長江、利安和泰山設立北京分公司外,多為外資機構初入境內的代表處和北京分公司。例如臺灣三商美邦人壽保險公司在北京設立了代表處,勞合社保險(中國)設立北京分公司、中國太平控股設立北京代表處以及俄羅斯國家保險公司設立北京代表處。
上海的新保險機構種類較多,包括新設上海人壽、太保安聯(lián)健康險公司以及4家航運中心和美國RGA再保、蘇黎世財險、百慕大富衛(wèi)壽險和香港友邦控股設立上海分公司或代表處。
此外,保監(jiān)會的統(tǒng)計還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底,保險市場人身險和財險前7大公司市場份額已由2013年同比的73.6%(13965億/18965億)下滑至68.6%(15398億/22449億),其中人身險已下滑至63%。市場集中度下降意味著中小型公司的規(guī)模崛起,2014年成為地方性公司和銀行系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規(guī)模擴張的“上坡年”,并從2014年批籌的現(xiàn)象看,該趨勢將在2015年繼續(xù),甚至有進一步提速的可能。大型機構例如國壽、人保和中再則更多地在尋找海外機會。
2014年11月底,人身險前7大保險公司(國壽股份、平安壽、新華、太保壽、人保壽險、泰康和太平人壽)規(guī)模保費收入共計9896億,市場份額約為63%;財產險前7大公司(人保股份、平安財、太保財、國壽財、中華聯(lián)合、大地財和陽光財)保費收入共計5502億,市場份額占比約81%。
無憂保提示:綜上可知,多家地方性保險公司批籌或開業(yè),與此同時,地方性銀行系保險機構加快擴張。此外,中國人壽等大型機構都開始布局海外投資市場。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