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金融業(y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銀行業(yè)構成層次的日益復雜,特別是利率市場化加大了中小金融機構經營風險,一旦流動性出現問題,極易導致清償困難。為此,中國存款保險制度的設計已經基本完成,有了存款保險制度,公眾也會增加對小型和新興金融機構的信心。
所謂存款保險制度,通俗理解是,國家不再為儲戶在商業(yè)銀行的存款兜底,允許銀行破產倒閉,一旦銀行破產,儲戶的存款將由存款保險機構賠償,但賠償有一定限額,我們即將實行的賠償限額上限可能是5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存款超過50萬元,就要按照50萬元的份額,多存幾家,才比較安全。
有專家擔憂,下一步存款利率管制一旦放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小銀行高息“搶存款”的現象,從而導致惡性競爭的出現。中小銀行則更加擔憂,因為在相同的條件下,儲戶肯定首選大銀行,再加上中小銀行本身負擔重,管理也不如大銀行,這也預示著中小銀行的生存將更加困難。
因此,僅僅將目光集中在存款保險制度上遠遠不夠,還需要建立起審慎性監(jiān)管制度。并且要借推出存款保險制度之際,深化金融制度改革。促進新興金融機構發(fā)展,金融制度改革才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
另外,我國金融不發(fā)達的根源就在于金融壟斷。唯有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yè),大力發(fā)展民營銀行,才能逐步消除壟斷。未來,隨著民間資本的進入,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可能會出現銀行倒閉的現象。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要提前把防線建立起來,要從政策層面入手,加強監(jiān)管,嚴懲違規(guī)。
同時,層出不窮的金融創(chuàng)新對現有的監(jiān)管體制和監(jiān)管能力已提出了挑戰(zhàn),雖然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分業(yè)經營,但隨著理財市場的不斷壯大以及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的不斷深化,各個金融機構之間已經互相滲透,合作和競爭也日益廣泛。所以,監(jiān)管機構更要未雨綢繆。
無憂保提示:居民在儲蓄時,往往會把錢才投向大銀行,對于中小銀行,特別是新興的金融機構總是不太放心。這也使得中小企業(yè)銀行在爭奪儲戶時處于劣勢。然而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自然會增加了存款的安全,也提升了人們的存款熱情。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