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關《廣州市社會醫(yī)療保險條例》(下稱《條例》)是否應該“全民醫(yī)保”的話題,近日,再次引來了廣大民眾的熱議。
去年年底,正在廣州越秀區(qū)紅勝街邊修鞋的王建國,被卷入到一場他毫不知情的爭論當中,而在隨后舉行的網絡立法聽證會上,這場爭論7日之內便獲得了上千萬次的點擊量。
相比于去年11月28日~12月4日,廣州市人大在大洋網舉行網絡聽證會,《條例》關于全民醫(yī)保的表述,在今年2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后,《條例》二審稿已無“全民醫(yī)保”或“強制醫(yī)保”的字樣。
廣州市人大法工委相關負責人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廣州醫(yī)保條例二審稿之所以去掉了“全民醫(yī)保”之類的表述,是因為廣州市人大法工委就此條例與全國人大法工委進行座談時,全國人大法工委提出,如果廣州地方立法強制除職工外的其他人員參保,將存在與上位法不一致的問題。
上述負責人另對表示,對條例作出修改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考慮到民意。“當時我們在網上開立法聽證會,很多人提出強制醫(yī)保可操作性不強,有的人沒錢,怎么可能要求他參保。”
也是順著網絡聽證會的線索,對當時爭議較大,被稱為“夾心層”的低收入人群進行了調查。華南農業(yè)大學勞動和社會保障系教授張開云對表示,不同于有政府財政補貼的絕對貧困群體,對于亞貧困或相對貧困的群體,往往更容易被忽略。
這是一場短短7天,點擊量便超過千萬的網絡聽證會,而起因,則是包括延長最低繳費年限、異地養(yǎng)老保險轉接、全民醫(yī)保等《條例》內容的修改。“在對《條例》修改之前,相關部門也公開征求過意見,全民參保并沒有成為關注點。”廣州市政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員對透露。
然而,至網絡聽證階段,全民參保開始被熱議。
據大洋網資料,從去年11月28日開始,截至12月4日聽證會結束,7天累計點擊量達1135.39萬次。而聽證會第一環(huán)節(jié)第一辯題便是全民參保的辯論——“規(guī)定所有居民都應當參加社會醫(yī)療保險是否合理、可行?”被拋出,對應的則是《條例》適用范圍覆蓋廣州市行政區(qū)域內全體居民的規(guī)定。
第一辯題很快顯示出了爭議性,從118位廣州市民中選取的18位聽證陳述人,正反方比例高達10:8,而第二辯題“職工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和城鄉(xiāng)居民社會醫(yī)療保險基金分別建賬、統籌使用、統一核算”的正反比例只有15:3。
反方陳述人廣州簾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機械工程師馬俊將話題引入到低收入群體的現實考量中。他認為,對于一些工資遠低于全市平均工資的人群來說,為了保證生活上的其他剛性需求,他們只能選擇沒有醫(yī)療保障的風險下勉強維持生計。
“夾心層”自此而來,《廣州日報》亦在聽證會結束次日刊發(fā)評論稱,強制參保要考慮“夾心層”感受。
馬俊事后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實際月收入2000元左右的人有很多,扣除租房子、吃飯和交通費等必要生活開支,剩下的可支配收入低于500元很正常。
在馬俊看來,所謂“夾心層”就是月收入在2000元上下,同時又不屬于上述人群的中低收入群體。
在芳村一間面積大約有30平方米,看起來簡陋不堪的一室一廳里,住滿了6個人,房間里凌亂地堆滿了各種生活用品。張偉是這間房子里的租客,2010年大學畢業(yè)1年后,張偉到廣州一家保險公司做推銷,因不是公司編制內人員,他沒有社會醫(yī)療保障,屬于靈活就業(yè)人員。盡管張偉工作已滿1年,卻因未簽下一個單子,他的月薪仍為2100元。
張偉給算了一筆他每個月的支出賬本——租金300元,飯錢900元,通訊費大約200元,交通費大約300元。也就說,他每月的支出大約1700元,僅有400元的盈余。張偉表示,他幾乎每個月都是入不敷出。
據《廣州市城鎮(zhèn)靈活就業(yè)人員基本醫(yī)療保險試行辦法》〔穗府辦(2011)34號〕,靈活就業(yè)人員醫(y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是,上年度本市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2011年度191.6元/月·人),同時按上年度本市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0.26%的標準繳納重大疾病醫(yī)療補助金。而目前,靈活就業(yè)人員的醫(yī)保加社保每月一共是800多元。
如果選擇參保,一個月800多元的保費支出,這讓張偉有點捉襟見肘。
而張偉的其他5位舍友,情況亦如此。張偉的室友何力表示,盡管他的月薪比張偉還高出了1100元,但就像他在網上發(fā)帖所說的一樣,這對他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在調查中發(fā)現,像張偉這樣的人群最易受到影響。來自廣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廣州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4438元,即每月可支配收入為2870元。
而在聽證會網上的300多條留言中,多數網友認為,“夾心層”被列入強制參保的對象感到不合理。
無憂保提示:綜上所述,廣州全民醫(yī)保動議取消以后,暴露出了70余萬夾心層參保艱難的問題,面對這些數目龐大的夾心層投保難的問題,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及時解決他們的問題。
標簽: 參保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