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市低迷、樓市迷惘,使得中短期理財產品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關注。針對這一情況,網上理財產品明顯增多。日前,聚劃算宣布,將把每月的8日定為理財日定期推出理財產品。
本月8日—10日上線的是由弘康人壽、國華人壽、合眾人壽三家保險公司帶來的5款理財產品。這5款理財產品的特點是均為網絡專供,購買起步價格僅為1000元,遠遠低于傳統(tǒng)理財產品的門檻。這5款理財產品4月8日上午10點開售,截至下午兩點一共有2000多筆交易,交易金額為2000多萬元。
據悉,本次開團的理財產品名稱包括弘康靈動一號、國華理財寶、國華一號、好太太穩(wěn)贏一號、弘康零極限B款,最低持有期限分別為15天、1個月、3個月、1年期的中短期。
淘寶理財負責人孔明表示,相比較其他理財產品動輒5萬元起售的門檻,本次推出的保險型理財產品參與門檻低得多,但收益卻不低,年化收益率在3—5%間,加上返利集分寶等促銷工具,最終收益要比既定的年化收益略高。并且本次理財產品都是有保底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資風險。
網絡理財是一場渠道革命,投資者原來在線下實體金融機構“被推銷”,如今轉為上網主動購買。據了解,去年12月17日,淘寶網理財頻道正式對外上線。目前已引入國華人壽、光大銀行、泰康人壽等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理財型保險。其中,“光大定存寶”和國華人壽的“金鑰匙1號”產品上線前三天就分別創(chuàng)下了銷售5000萬元和1億元的銷售記錄。
孔明介紹,淘寶理財頻道上個月的日均交易額相比上線之初已增長了近8倍,購買理財產品的消費者主要集中在經濟實力比較強勁的浙江、江蘇、上海以及廣東地區(qū)。在孔明看來,在網上購買理財產品更為方便,不需要開戶等繁瑣的手續(xù),消費者可以使用支付寶進行購買,到期后自動返回到支付寶賬戶。
除了保險理財之外,基金、信托產品也開始將渠道重心逐漸轉移到網絡平臺。今年3月16日,證監(jiān)會公布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yè)務管理暫行規(guī)定》,開閘發(fā)放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牌照,基金業(yè)由此進入電子商務時代。目前已有國泰、博時、匯添富等21家基金公司接通支付寶支付渠道。
無憂保提示:從上述可以看出,保險公司網上叫賣理財產品。專家指出,網上理財產品的增多,將給市民投資提供極大的便利。據悉,知名第三方投保平臺無憂保網也推出了一系列保險理財產品,市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到無憂保網上比對選擇。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