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領如何買保險,他們買保險最糾結的是什么你?介于兩者之間的白領,除了保障,還希望能通過保險,使手里不多不少的積蓄跑贏通脹,起到保值的作用。不過,有很多白領對保險“理財”功能的認識存在誤區(qū),既傾向于低風險保本型的投資品種,又十分看重收益情況。不過單純比較收益并不合適,保險并不是賺錢的工具,其本身有獨特的保障功能,又有受益人等各種特權,保險產品的理財功能更加注重強制儲蓄,保障和安全才是保險的意義。
富豪買保險,擔心的是財產傳承;普通人買保險,考慮的是未來保障;白領買保險,糾結的又是什么?
白領本意是指具有一定教育背景并從事腦力勞動的上班族,在當下社會往往代表著年輕有為和不低的收入,但在28~40歲這一人生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可能又是最多的:房貸車貸,子女教育,贍養(yǎng)父母,自己未來的醫(yī)療和養(yǎng)老保障。
買保險,白領同樣糾結于這些現(xiàn)實問題
糾結:保險能“保”巨額房貸嗎?
現(xiàn)在城市居民最大的壓力就是買房,尤其是白領,收入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經(jīng)濟適用房沒資格買,商品房全款又買不起,只能靠銀行的貸款……
可人生總有意外,生老病死更是逃脫不了,萬一出了什么問題斷了經(jīng)濟來源,動轍上百萬元的巨額貸款怎么還?難不成真讓銀行收了房子?
30歲的周先生是北京一機械工程公司的部門經(jīng)理,年薪15萬元;妻子28歲,普通職員,年薪7萬元。兩人有個1歲的女兒,結婚時,兩人貸款20年買了一套80平方米的自住房,房貸每月8000元。由于受房地產行業(yè)的影響,2012年,周先生公司的業(yè)務也大不如前。周先生隱約有些擔心,房貸20年要還200多萬元,欠銀行的本金也還有100萬元,如果自己經(jīng)濟收入出了問題,靠妻子的工資顯然不足以應對,更別提其他日常消費了,怎么辦?他想到了保險。
保險的保障功能在這種情況下正好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單說房貸,對周先生來說,可以用20年期的定期壽險來解決。如果周先生為自己投保,保障期限20年,繳費期也是20年,100萬元的保額,每年的保費一般在2500元左右(不同保險公司數(shù)額不同),無論是因意外還是疾病導致的身故或高殘,都能得到100萬元理賠,可以用來償還欠銀行的本金。
為何不選兩全保險或者終身壽險?
一方面,定期壽險一般都是消費型保險,保費沒有返還功能,但投入遠遠小于有返還功能的兩全保險或終身壽險,對于房貸這種中期高額保障有很好的效果,不過當保額超過一定數(shù)額時依然需要體檢;兩全保險或者終身壽險的儲蓄意義更大,更多是為了解決養(yǎng)老等問題,針對性不同。
靠意外保險能不能解決房貸問題?意外保險的保費比定期壽險便宜,還不用體檢,但如果只有意外保險,就絕對不能“病死”!因疾病導致的身故或高殘是不算在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內的。當然,對于年輕人來說,身體一般都比較強壯,可以根據(jù)具體經(jīng)濟情況,適當加大意外險保額的比重。
重大疾病保險在這種情況下也要考慮,因為定期壽險和意外險一般都是“保死不?;?rdquo;,如果得了大病又沒身故,同時又失去生活來源時,重疾險恐怕是唯一能夠指望的保險,但重疾險的保費一般不低,投保人需要量力而行。
無憂保提示:白領購買保險,筆者認為,還是以保障為主,其次最考慮收益。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人在60歲之前家庭責任風險更重,家庭規(guī)劃上用定期類產品解決“身價”這一風險更加實際;60歲之后主要是養(yǎng)老、健康風險,應該更注重儲蓄和醫(yī)療保險,“身價”本身可能不再是考慮的重點。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