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很多消費者都用到這樣的事,在購買保險的時候沒有考慮太多,買回來以后卻發(fā)現(xiàn)是“無用”保險,后悔不已。諸如把錢交了保險若干年后貶值了、許多需要的保障其實沒有得到保障,把辛苦錢交到保險公司卻虧了本,又或者是孩子保險根本用不上的分紅功能等等。其實有些產品買了之后,是有后悔藥可以吃的,或者轉變觀念就不再后悔。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個案例。
后悔險種:返還型定期壽險
購買產品描述:每年交5萬元保費,保額20萬元,20年后保單到期,保費返還,還有一定分紅收益。到期后不再有保障功能,分紅收益按照每年的收益利率來計算。保障期間,提供重疾醫(yī)療和意外醫(yī)療的保障。
35歲的姜女士家庭條件不錯,夫妻兩人都在國有企業(yè)工作,有穩(wěn)定的工資。
“這款保險是熟人推薦的。”姜女士介紹,兩年前購買時就是看中該保單兼具保障和返還兩個功能。等到閑暇時,經過仔細對比發(fā)現(xiàn),這份保單不如其他同事購買的交20年保費保終身的劃算。
“等到20年后,我已經50多歲,正是需要保障的時候,保單卻到期了。”姜女士覺得后悔不已。如果不出險,這份保單就成為純粹的儲蓄工具。而且資金的靈活度、收益率都不如銀行存款。
理財師的話:不是貶值而是提供保障
姜女士的情況在投保人中最常見,這也就是為什么每到年底分紅險的退保潮都高漲不消的原因。對此,保險公司的代理人認為是對保險產品本身產生了誤解,如果轉變一下心態(tài),就會發(fā)現(xiàn)保險的作用并不是賺錢,而是對風險進行轉化。
大多數人對于保險的第一印象都停留在“劃不來”的層面,這都是因為他們自認為風險意外很難發(fā)生,如果不發(fā)生就白白交了保費。所以,必須要弄清保險是對未來發(fā)生重大疾病或意外的可能提供保障,也是一種有效的風險轉移。用業(yè)內人士的行話來說就是,“保險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發(fā)生作用”。
另一方面,若姜女士20年的保障期中沒有出險,這份保單也是可以將所有的保費一并返還。按照姜女士的保單計算,應該可以得到超過100萬的保費。
無憂保提示:在此提醒廣大投保人,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認真考慮自身的保險需求,購買適合自己有用的保險。此外,也勸那些和姜女士一樣處在后悔中的投保人,可以這樣想,錢雖然有所貶值,但我用了這些被貶值的部分買到了20年的保障,這20年里我不必擔心因為看病而破產,也不必擔心看不見卻隨時可能到來的風險。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